|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 ·国内外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基于 CA 的土壤侵蚀过程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32页 |
| ·CA 理论的提出 | 第23页 |
| ·CA 定义 | 第23-24页 |
| ·CA 的组成 | 第24-27页 |
| ·元胞空间 | 第24-25页 |
| ·元胞状态 | 第25页 |
| ·邻居 | 第25-26页 |
| ·转换规则 | 第26-27页 |
| ·地理元胞自动机 | 第27-28页 |
| ·CA 模型与 GIS 结合的研究 | 第28-30页 |
| ·CA 的特点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基于 CA 和 GIS 的细沟侵蚀过程模型的构建 | 第32-49页 |
| ·模型基本结构设计 | 第32-37页 |
| ·元胞空间设计 | 第32页 |
| ·元胞状态集设计 | 第32-34页 |
| ·邻居元胞设计 | 第34页 |
| ·转换规则设计 | 第34-37页 |
| ·模型运行流程图和集成 | 第37-39页 |
| ·模型运行流程图 | 第37-38页 |
| ·模型集成 | 第38-39页 |
| ·模型的主要界面 | 第39页 |
| ·模型参数率定实验和参数率定 | 第39-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过程 | 第41-42页 |
| ·实验数据获取和处理 | 第42页 |
| ·模型参数率定 | 第42-44页 |
| ·不同元胞大小选择对模型的影响 | 第44-48页 |
| ·不同元胞大小选择对细沟侵蚀过程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不同元胞大小选择对细沟特征参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不同元胞大小选择对模型有效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基于 CA 和 GIS 的细沟侵蚀过程模型应用和分析 | 第49-59页 |
| ·细沟形态发育过程分析 | 第49-51页 |
| ·细沟特征参数分析 | 第51-55页 |
| ·细沟沟长变化分析 | 第53-54页 |
| ·细沟沟深变化分析 | 第54-55页 |
| ·细沟沟宽变化分析 | 第55页 |
| ·细沟发育过程中细沟纵向侵蚀分析 | 第55-57页 |
| ·细沟侵蚀径流量和侵蚀量分析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9-62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5-66页 |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