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工艺对污水净化与脱氮除磷效果的比较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我国水资源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 第11-13页 |
·氧化沟工艺概述 | 第13-19页 |
·Carrousel氧化沟 | 第13-15页 |
·Orbal氧化沟 | 第15-16页 |
·新型一体化氧化沟 | 第16-17页 |
·氧化沟工艺的技术特征 | 第17-18页 |
·氧化沟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CASS工艺概述 | 第19-23页 |
·CASS工艺的结构及特点 | 第19-20页 |
·CASS工艺的循环运行过程 | 第20-21页 |
·CASS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第21-23页 |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 第23-28页 |
·脱氮原理 | 第23-26页 |
·氨化作用 | 第23页 |
·硝化作用 | 第23-24页 |
·反硝化作用 | 第24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提出 | 第24-25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机理 | 第25-26页 |
·生物除磷原理 | 第26-27页 |
·脱氮和除磷的关系及矛盾 | 第27-28页 |
·课题背景 | 第28-3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工程概况 | 第30-36页 |
·氧化沟工艺 | 第30-33页 |
·工艺流程 | 第30-31页 |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 第31-33页 |
·CASS工艺 | 第33-36页 |
·工艺流程 | 第33页 |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 第33-36页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实验设计方案 | 第36页 |
·各主要污染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36-42页 |
·总氮—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36-37页 |
·氨氮—纳氏试剂光分光度法 | 第37-38页 |
·磷—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 第38-40页 |
·COD-重铬酸钾法 | 第40-41页 |
·SS-重量法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运行结果分析 | 第42-54页 |
·各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第42-45页 |
·设计进出水水质 | 第42页 |
·COD去除效果及分析 | 第42-43页 |
·NH3-N去除效果及分析 | 第43页 |
·TN去除效果及分析 | 第43-44页 |
·TP去除效果及分析 | 第44页 |
·SS去除效果及分析 | 第44-45页 |
·两种运行工艺除磷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 第45-52页 |
·曝气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污泥龄(SRT)的影响 | 第46-47页 |
·碳源的影响 | 第47-48页 |
·污泥浓度(MLSS)的影响 | 第48-49页 |
·pH的影响 | 第49-50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除磷效果优化方案 | 第52-53页 |
·增加曝气 | 第52-53页 |
·缩短污泥龄 | 第53页 |
·增设厌氧池 | 第53页 |
·增加回流比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4页 |
·不足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