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页 |
第一章 纯粹经济损失概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及疑义辨析 | 第12-15页 |
一、 案例的引入 | 第12-13页 |
二、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 | 第13-15页 |
三、 纯粹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 | 第15页 |
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 | 第15-18页 |
一、 纯粹经济损失类型化的困难和意义 | 第15-16页 |
二、 纯粹经济损失类型化的已有成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机制——比较法的探析 | 第18-34页 |
第一节 以法国为代表的开放主义模式 | 第18-21页 |
一、 法国模式 | 第18-20页 |
二、 其他开放主义国家的模式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以德国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模式 | 第21-26页 |
一、 德国模式 | 第21-25页 |
二、 其他保守主义国家的模式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以英国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模式 | 第26-30页 |
一、 英国模式 | 第26-28页 |
二、 其他实用主义国家的模式 | 第28-30页 |
第四节 纯粹经济损失责任排除规则的政策考量因素及其反思 | 第30-34页 |
一、 纯粹经济损失责任排除规则的政策考量因素 | 第30-33页 |
二、 对上述政策考量因素的反思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我国涉及纯粹经济损失的立法规定及司法实践 | 第34-39页 |
第一节 纯粹经济损失责任的立法规定 | 第34-37页 |
一、 《民法通则》与《侵权责任法》 | 第34-36页 |
二、 其他特别立法和司法解释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我国的司法实践 | 第37-39页 |
一、 王保富诉三信律师事务所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 | 第37页 |
二、 重庆电缆案 | 第37-38页 |
三、 陈丽华等 23 名投资人诉大庆联谊公司等虚假陈述侵权赔偿纠纷案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我国关于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理想模式的构建 | 第39-52页 |
第一节 两种可能的路径解析 | 第39-41页 |
一、 合同法路径的不适宜 | 第39-40页 |
二、 侵权法路径的可行性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责任构成动态系统以及类型化尝试 | 第41-44页 |
一、 责任构成动态系统 | 第41-43页 |
二、 赔偿界限的类型化尝试 | 第43-44页 |
第三节 侵权法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以“关系”为视角 | 第44-52页 |
一、 类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 第44-47页 |
二、 连锁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 | 第47-49页 |
三、 基于事物间普遍联系所致的纯粹经济损失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