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预失真器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无线通信的发展 | 第9-10页 |
| ·线性化技术的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本文内容及安排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自适应预失真方案设计 | 第14-26页 |
| ·功放特性 | 第14-19页 |
| ·评价指标 | 第15-17页 |
| ·功放的静态特性 | 第17-18页 |
| ·功放的动态特性 | 第18-19页 |
| ·功放非线性对通信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19-23页 |
| ·邻道功率比 | 第19-21页 |
| ·误差矢量幅度 | 第21-23页 |
| ·归一化均方误差 | 第23页 |
| ·自适应预失真方案 | 第23-26页 |
| ·预失真技术 | 第23-24页 |
| ·设计指标 | 第24-25页 |
| ·总体方案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基于正交多项式的预失真器设计 | 第26-51页 |
| ·基于测量的功放行为模型提取 | 第26-33页 |
| ·功放非线性特性的测量 | 第26-27页 |
| ·记忆多项式模型 | 第27-29页 |
| ·行为模型提取 | 第29-30页 |
| ·建模能力分析 | 第30-33页 |
| ·预失真方法 | 第33-39页 |
| ·多项式法 | 第33-36页 |
| ·查找表 | 第36-37页 |
| ·方法比较 | 第37-38页 |
| ·混合预失真 | 第38-39页 |
| ·自适应算法 | 第39-45页 |
| ·不同输入功率对预失真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 ·LMS算法 | 第41-42页 |
| ·RLS算法 | 第42-43页 |
| ·自适应算法比较 | 第43-45页 |
| ·预失真器结构设计 | 第45-48页 |
| ·预失真系统结构 | 第45-46页 |
| ·正交多项式模型 | 第46-48页 |
| ·系统仿真验证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自适应预失真器的实现 | 第51-61页 |
| ·误差信号产生器 | 第51-54页 |
| ·多项式发生器及记忆补偿单元 | 第54-56页 |
| ·射频信号处理模块 | 第56-57页 |
| ·Simulink系统仿真 | 第57-61页 |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1-69页 |
| ·测试平台 | 第61-62页 |
| ·测试数据及分析 | 第62-68页 |
| ·分析总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