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制度创新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1. 导论第14-25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21页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7-20页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评价第20-2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1-22页
   ·论文组织结构及创新之处第22-25页
2. 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25-37页
   ·制度创新的理论内涵及特征第25-28页
     ·制度创新的理论内涵第25-26页
     ·制度创新的特征第26-28页
   ·研究的基础支撑理论第28-32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银行信用的论述第28页
     ·二元经济理论第28-29页
     ·金融发展理论第29-30页
     ·公司治理理论第30-31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31页
     ·风险控制理论第31-32页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第32-37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第32-33页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第33-34页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趋势第34-37页
3. 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市经济金融及资金供求状况分析第37-54页
   ·当前重庆市经济及银行业运行情况第37-41页
     ·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第37-38页
     ·重庆市银行业运行基本情况第38-41页
   ·重庆市银行制度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41-48页
     ·银行制度创新面临的挑战第41-44页
     ·银行制度创新面临的机遇第44-48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供求分析第48-54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需求分析第48-50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供给分析第50-52页
     ·银行在统筹城乡中满足资金需求的重要性第52-54页
4. 后危机时代银行制度创新的国际经验及启示第54-63页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起因第54-57页
     ·与以往危机的共同原因第54-55页
     ·本次金融危机的新因素第55-57页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经验第57-59页
     ·进一步规范激励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第57页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监测和防范第57页
     ·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全面提升审慎监管标准第57-58页
     ·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防止风险外溢和道德风险第58页
     ·填补监管漏洞,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第58-59页
     ·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消费者保护第59页
   ·统筹城乡金融服务的国际经验第59-61页
     ·美国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第59-60页
     ·法国功能齐全的农业信贷银行第60页
     ·孟加拉国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第60-61页
   ·危机对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银行制度创新的启示第61-63页
     ·构建完善的多层次银行体系第61页
     ·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第61页
     ·加强对银行全方位的风险监管第61-62页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第62页
     ·创造有利于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第62-63页
5.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架构第63-73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特征及动因第63-66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特征第63-65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动因第65-66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总体架构第66-73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总体架构第66-68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第68-73页
6.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组织体系制度创新第73-84页
   ·我国银行组织体系制度变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第73-74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第74-76页
     ·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缺位第74-75页
     ·商业性金融机构职能弱化第75页
     ·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缺位严重第75-76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组织体系制度创新的框架第76-78页
     ·统筹城乡银行组织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构建第76-77页
     ·统筹城乡银行组织体系创新应遵循的原则第77-78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组织体系制度创新的路径第78-84页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支农主体作用第79-80页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银行组织体系第80页
     ·引导正规银行进行普惠金融服务和非正规金融机构规范化发展第80-81页
     ·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绿色银行体系和土地银行第81-84页
7.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第84-98页
   ·银行产权制度变迁简要回顾第84-85页
   ·商业银行现有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85-87页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86页
     ·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86-87页
     ·其他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87页
   ·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第87-95页
     ·模型的基本假设第88-89页
     ·模型设立与分析第89-95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第95-98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第95-96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改革第96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第96-97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第97-98页
8.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经营制度创新第98-112页
   ·银行经营制度理论简述第98页
   ·宏观层面上的银行经营制度第98-104页
     ·国外银行经营制度的简介第98-99页
     ·国外主要混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及评价第99-100页
     ·我国银行经营制度的变迁第100-101页
     ·我国银行经营制度变迁的效应评价第101-103页
     ·银行经营制度改革和创新的路径选择第103-104页
   ·微观层面上的银行经营制度第104-112页
     ·农村金融服务取得的成效及原因分析第104-106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06-108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第108-112页
9.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风险控制制度创新第112-130页
   ·我国银行风险控制模式的发展历程第112-114页
     ·资产风险控制模式阶段第112页
     ·负债风险控制模式阶段第112-113页
     ·资产负债风险控制模式阶段第113页
     ·全面风险控制模式阶段第113-114页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评价第114-118页
     ·我国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第114-115页
     ·重庆市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第115-116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16-118页
   ·银行监管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的必要性分析第118-125页
     ·银行监管概况第118页
     ·银监会成立以来的银行监管理念及实践第118-122页
     ·银行监管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基于博弈视角的分析第122-125页
   ·统筹城乡背景下银行风险控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第125-130页
     ·构建合理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第125-126页
     ·持续优化内部风险控制流程第126页
     ·构建内部风险控制运行配套机制第126-127页
     ·加强银行监管能力建设第127页
     ·建立差别化监管机制推动统筹城乡农村金融服务第127-128页
     ·微观审慎监管——构建重庆市单体银行风险预警模式第128-129页
     ·宏观审慎监管——建立银行体系系统性监管框架第129-130页
10.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制度创新案例分析第130-143页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践及评价第130-132页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第130-131页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后的经营绩效及评价第131-132页
   ·农行重庆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分部经营管理模式概况及评价第132-136页
     ·农行重庆市分行三农事业分部的概况第132-134页
     ·农行重庆市分行三农事业分部经营管理模式的评价第134-136页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明星农村资金互助社概况及评价第136-137页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明星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概况第136页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明星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评价第136-137页
   ·渝东南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实践及评价第137-140页
     ·渝东南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的实践第138-139页
     ·渝东南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的成效及评价第139-140页
   ·重庆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经验和评价第140-143页
     ·重庆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做法及成效第140-141页
     ·重庆银行风险管理的效应评价第141-143页
11. 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银行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建设第143-149页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第143-144页
     ·完善信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第143页
     ·加快农村金融相关立法进程第143-144页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相应法规第144页
   ·不断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第144-145页
     ·出台涉农贷款财税扶持政策第144-145页
     ·成立涉农贷款损失补偿基金第145页
   ·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第145-146页
     ·不断壮大担保机构担保实力第145-146页
     ·探索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第146页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第146-147页
     ·培植农村信用体系第146-147页
     ·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第147页
     ·加快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第147页
   ·构筑多元化信息共享机制第147-149页
     ·塑造良好的银政企关系第147-148页
     ·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第148-149页
12.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49-153页
   ·研究结论第149-151页
   ·研究展望第151-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9页
后记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税收优惠与金融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中国金融租赁公司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