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财政金融法论文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之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3页
   ·论文写作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论文写作的目的第9页
     ·论文写作的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2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0-11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2章 独立性原则——信用证的法律基石第13-25页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基本理论第13-20页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内涵第13-14页
     ·信用证独立性的成因第14页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法理分析第14-16页
     ·信用证独立性的法律渊源第16-20页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主要表现第20-21页
     ·信用证独立于基础合同第20页
     ·信用证独立于开证申请合同第20-21页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作用第21-25页
     ·独立性原则保护了受益人的利益第22页
     ·独立性原则保障了银行信用证业务的开展第22-23页
     ·独立性原则促进了资会融通与流转第23页
     ·独立性原则能够提高商业效益,促进国际贸易支付顺利进行第23-25页
第3章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困境与其救济方法第25-35页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之缺陷第25-27页
     ·独立性原则可能会损害受益人的正当权利第25页
     ·独立性原则不能保护开证申清人的全部权利第25-26页
     ·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来损害银行的利益第26-27页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之例外适用--欺诈的种类第27-29页
     ·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信用证的附件进行欺诈第28页
     ·通过过期的信用证进行欺诈第28页
     ·骗取合法信用证第28页
     ·利用保函换取倒签提单、预借提单及清洁提单第28-29页
     ·利用“软条款”进行隐藏的限制第29页
   ·信用证欺诈的救济方法第29-31页
     ·信用证欺诈之司法救济第29-30页
     ·信用证欺诈之银行救济第30-31页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及其例外原则的关系第31-35页
     ·从公平与效益的价值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第32页
     ·从正义价值角度分析两者的关系第32-34页
     ·独立性原则和欺诈例外原则是信用证常青的驱动器第34-35页
第4章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第35-42页
   ·我国有关信用证独立性的司法解释与行政规章第35-37页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沿海地区涉外、涉港澳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第35-36页
     ·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证结算国内办法》第36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慎重处理止付信用证项下款项问题的通知》第36页
     ·最高院司法解释《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6页
     ·其他有关规定第36-37页
   ·我国信用证独立性的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第37-39页
     ·对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尊重不够第37-38页
     ·法院在界定欺诈的标准上自由裁量权过大第38页
     ·在信用证当事人权利维护方面存在程序缺陷第38-39页
     ·法院疏忽了与信用证相关的交易第39页
   ·完善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建议第39-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转轨时期的小产权房问题研究
下一篇: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