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P2P网络发展背景 | 第10-11页 |
| ·P2P网络的发展历程 | 第11-15页 |
| ·第一阶段:1999-2000 | 第11-14页 |
| ·第二阶段,2001-今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P2P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P2P路由方法分析及Chord模型工作原理 | 第20-38页 |
| ·无结构P2P网络的路由方法 | 第21-22页 |
| ·结构化P2P网络路由方法 | 第22-25页 |
| ·Chord工作原理 | 第25-30页 |
| ·Chord对象的定位算法 | 第27-28页 |
| ·Chord结点加入算法 | 第28-30页 |
| ·其它结构化P2P模型 | 第30-38页 |
| ·CAN——简单、容错的多维空间P2P网络 | 第30-32页 |
| ·Tapestry——广域的超立方体结构P2P网络 | 第32-34页 |
| ·Pastry——容错的混合式结构化P2P网络 | 第34-38页 |
| 第三章 引入物理拓扑信息的Chord | 第38-48页 |
| ·拓扑意识和一致性问题 | 第38-41页 |
| ·邻近ID选择 | 第38-39页 |
| ·邻近邻居选择和邻近路由选择 | 第39-40页 |
| ·CFS的下一跳选择——邻近路由选择 | 第40-41页 |
| ·启发式的PNS(K)方法 | 第41页 |
| ·基于landmark的分布式binning方法 | 第41-42页 |
| ·改进的Chord路由 | 第42-48页 |
| ·邻居结点的选择 | 第42-44页 |
| ·对象定位算法 | 第44页 |
| ·改进后路由表的理论分析 | 第44-45页 |
| ·结点加入算法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8-60页 |
| ·p2psim项目简介 | 第48-49页 |
| ·p2psim运行的工作原理 | 第49-50页 |
| ·p2psim的运行 | 第50-57页 |
| ·events.txt文件 | 第51-52页 |
| ·topology.txt文件 | 第52-54页 |
| ·King数据集 | 第54-55页 |
| ·protocol.txt文件 | 第55-57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总结 | 第60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60-61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