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LDPC码简介 | 第11-12页 |
·大围长QC-LDPC码的优越性 | 第12-13页 |
·NB-LDPC码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NB-QC-LDPC码和高速光通信 | 第14-17页 |
·光通信系统的发展 | 第14-15页 |
·光通信系统的调制格式 | 第15-16页 |
·NB-LDPC码在光通信中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17-18页 |
2 NB-QC-LDPC码的介绍 | 第18-29页 |
·QC-LDPC码简介 | 第18页 |
·QC-LDPC校验矩阵 | 第18-20页 |
·NB-QC-LDPC码的介绍 | 第20页 |
·NB-QC-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 | 第20-22页 |
·构造算法1(随机分配算法) | 第20-21页 |
·构造算法2(优化硬件结构算法) | 第21页 |
·构造算法3(优化性能算法) | 第21-22页 |
·算法比较 | 第22-25页 |
·生成矩阵的构造 | 第25-29页 |
·高斯消元法 | 第25-26页 |
·高斯消元法流程图 | 第26-27页 |
·高斯消元法的资源消耗及效率 | 第27-29页 |
3 NB-QC-LDPC码的译码 | 第29-37页 |
·NB-QC-LDPC码的译码算法 | 第29-34页 |
·传统的SPA | 第29-30页 |
·对数域的SPA(LSPA) | 第30-32页 |
·对数傅里叶的SPA(LFSPA) | 第32-34页 |
·译码算法比较 | 第34-36页 |
·SPA | 第34-35页 |
·LSPA | 第35页 |
·LFSPA | 第35-36页 |
·截断处理 | 第36-37页 |
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37-44页 |
·QPSK的仿真 | 第37页 |
·仿真系统模型 | 第37页 |
·仿真性能及分析 | 第37-42页 |
·GF(2)的译码性能 | 第38-40页 |
·GF(4)的译码性能 | 第40-41页 |
·GF(2)和GF(4)的译码性能 | 第41-42页 |
·消耗资源 | 第42-44页 |
5 高速光通信中NB-QC-LDPC码的性能分析 | 第44-56页 |
·传统光通信系统 | 第44页 |
·相干光通信系统 | 第44-46页 |
·相干光通信中的编码调制系统 | 第46-47页 |
·光纤的色散 | 第47-48页 |
·NB-QC-LDPC码的色散容限分析 | 第48-50页 |
·非线性光纤信道模型 | 第50-53页 |
·光通信中NB-QC-LDPC码非线性相位噪声分析 | 第53-5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9页 |
·课题总结 | 第56-57页 |
·未来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A | 第62-74页 |
附录B | 第74-82页 |
附录C | 第82-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