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软土的微观特征 | 第14-15页 |
·地基处理的目的原则及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及原则 | 第15页 |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 第15-17页 |
·国内、外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7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硬壳层软土地基附加应力的研究 | 第21-24页 |
·双层地基理论的数值研究 | 第21-23页 |
·数值模拟研究 | 第23页 |
·硬壳层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硬壳层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 第27-35页 |
·硬壳层的形成 | 第27-29页 |
·化学风化的影响 | 第28页 |
·地下水位的影响 | 第28页 |
·胶结作用 | 第28-29页 |
·淋滤的影响 | 第29页 |
·人工硬壳层的形成 | 第29页 |
·硬壳层的作用机理 | 第29-33页 |
·硬壳层的扩散作用 | 第29-31页 |
·封闭作用 | 第31-32页 |
·对沉降的滞后作用 | 第32页 |
·反压护道作用 | 第32-33页 |
·上覆硬壳层下肋梁概念的提出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带肋梁的硬壳层软土地基附加应力的研究 | 第35-67页 |
·概述 | 第35页 |
·有限元法理论 | 第35-36页 |
·有限元模型的介绍 | 第36-41页 |
·Mohr-Coulomb本构模型 | 第36-39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 第39-41页 |
·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应力扩散作用的研究 | 第41-46页 |
·附加应力扩散作用 | 第41-44页 |
·等效厚度的确定 | 第44-46页 |
·肋梁对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6-53页 |
·带肋梁的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分布 | 第46-48页 |
·肋梁高度和宽度对竖向附加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48-52页 |
·模量比对带肋梁硬壳层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 | 第52-53页 |
·荷载宽度对加肋梁硬壳层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 | 第53页 |
·超载对硬壳层软土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 | 第53-58页 |
·计算模型 | 第53-54页 |
·无超载对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有超载对竖向附加应力的影响 | 第55-57页 |
·有无超载对竖向附加应力影响的比较 | 第57-58页 |
·荷载分担比和应力比的研究分析 | 第58-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四章 带肋梁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的变形研究 | 第67-77页 |
·概述 | 第67页 |
·超载对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的变形研究 | 第67-71页 |
·几何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无超载对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 | 第68-69页 |
·有超载对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 | 第69-70页 |
·有无超载对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变形影响的比较 | 第70-71页 |
·肋梁对硬壳层下卧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 | 第71-74页 |
·室内试验 | 第74-76页 |
·室内平板载荷试验的简单概述 | 第74-75页 |
·室内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的对比验证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7-79页 |
·总结 | 第77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77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