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20页 |
前言 | 第20-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54页 |
一 材料 | 第41-45页 |
二 方法 | 第45-54页 |
1 麻黄、甘草及麻黄-甘草药对急性毒性实验 | 第45页 |
2 麻黄、甘草及麻黄-甘草药对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实验 | 第45-46页 |
3 麻黄对正常大鼠的利尿实验 | 第46页 |
4 麻黄-甘草药对对正常大鼠的利尿实验 | 第46页 |
5 麻黄-甘草药对(12:6)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影响的实验 | 第46页 |
6 麻黄-甘草药对(12:6)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影响的实验 | 第46-47页 |
7 麻黄-甘草药对(12:6)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影响的实验 | 第47页 |
8 麻黄-甘草药对(12:6)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影响的实验 | 第47-48页 |
9 麻黄-甘草药对(12:6)对正常大鼠利尿实验 | 第48页 |
10 麻黄水煎液、麻黄-甘草药对水煎液麻黄类生物碱测定 | 第48-49页 |
11 甘草水煎液、麻黄-甘草药对水煎液甘草苷、甘草酸测定 | 第49-50页 |
12 麻黄-甘草药对的代谢组学 | 第50-51页 |
13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第51-54页 |
实验结果 | 第54-99页 |
一 麻黄-甘草药对主要药理效应的相互作用 | 第54-68页 |
1 急性毒性 | 第54-60页 |
2 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第60-65页 |
3 利尿作用 | 第65-68页 |
二 麻黄-甘草药对(12:6)抗炎、利尿作用研究 | 第68-82页 |
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第68-69页 |
2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 第69-71页 |
3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 第71-72页 |
4 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的影响 | 第72-78页 |
5 对正常大鼠排尿的影响 | 第78-82页 |
三 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第82-90页 |
1 麻黄类生物碱含量测定 | 第82-85页 |
2 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 | 第85-87页 |
3 含量评分 | 第87-90页 |
四 代谢组学分析 | 第90-99页 |
1 尿液代谢物GC-MS总离子流图 | 第90-91页 |
2 尿液代谢物谱共有峰的获取 | 第91页 |
3 代谢谱模式识别 | 第91-95页 |
4 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 第95页 |
5 有差异的生物标志物确定 | 第95-98页 |
6 有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功能及代谢通路 | 第98-99页 |
讨论 | 第99-115页 |
一 麻黄-甘草药对主要药理效应的相互作用 | 第99-104页 |
1 急性毒性 | 第99-101页 |
2 对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3 利尿作用 | 第102-104页 |
二 麻黄-甘草药对(12:6)抗炎、利尿作用 | 第104-108页 |
1 抗炎作用 | 第104-106页 |
2 利尿作用 | 第106-108页 |
三 麻黄-甘草药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第108-112页 |
四 麻黄-甘草药对代谢组学分析 | 第112-115页 |
1 样品的选择及方法学考察 | 第112-113页 |
2 数据处理 | 第113-114页 |
3 大鼠尿液生物标志物的解析 | 第114-115页 |
结语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附录 | 第127-131页 |
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27-128页 |
二 部分对照品经ECF衍生化后的代谢物质谱图 | 第128-1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5页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