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三部非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身份认同解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7页
引言第7-10页
第一章 非裔美国人身份认同的缺失第10-20页
 第一节 关于“身份认同”第10-13页
  一、 什么是“身份认同”第10-11页
  二、 非裔美国人建构身份认同的必要性第11-13页
 第二节 身份认同缺失的根源第13-20页
  一、 社会历史原因第13-16页
  二、 文化观念原因第16-20页
第二章 非裔美国人身份认同的建构第20-31页
 第一节 别格·托马斯:“美国人”身份的缺失与建构第20-22页
  一、 恐惧的黑人第20-22页
  二、 反抗的美国黑人第22页
 第二节 “看不见的人”:“人”身份的缺失与建构第22-27页
  一、 被塑造的大学生:迷惘第23-24页
  二、 被试验的医学标本:觉醒第24-25页
  三、 被发言的传声筒:顿悟第25-27页
 第三节 奶娃:“黑人”身份的缺失与建构第27-31页
  一、 北方城市密执安:黑皮肤的白人第27-29页
  二、 南部乡村丹维尔:精神匍匐的黑人第29页
  三、 黑人之地沙利马:精神直立行走的黑人第29-31页
第三章 非裔美国人身份认同的达成第31-40页
 第一节 白人:外部推动力第31-35页
  一、 摒弃种族主义观念第33页
  二、 完成与兑现民主的承诺第33-35页
 第二节 黑人:内部动因第35-40页
  一、 政治权利的实现第37页
  二、 经济状况的改善第37-38页
  三、 人文修养的提升第38页
  四、 民族文化的崛起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看劳伦斯的原始回归倾向
下一篇:中国大陆的“渡边淳一热”文化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