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渗滤液富集矿化垃圾中的氨氧化菌氧化垃圾填埋场甲烷的基础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垃圾渗滤液 | 第12-16页 |
|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 第12页 |
|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 第12-13页 |
|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第13页 |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 第13-16页 |
| ·矿化垃圾 | 第16-21页 |
| ·矿化垃圾的产生 | 第16页 |
| ·矿化垃圾的特性 | 第16-17页 |
| ·矿化垃圾的利用 | 第17-21页 |
| ·矿化垃圾处理污染物的机理 | 第21页 |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技术原理和路线 | 第22-24页 |
| ·技术原理 | 第22-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说明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矿化垃圾和渗滤液的预处理 | 第25-30页 |
| ·矿化垃圾的预处理 | 第25-27页 |
| ·物理性质 | 第25页 |
| ·化学性质 | 第25页 |
| ·微生物学性质 | 第25页 |
| ·矿化垃圾的预处理 | 第25-26页 |
| ·SEM 电镜扫描 | 第26-27页 |
| ·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利用渗滤液驯化矿化垃圾富集氨氧化菌 | 第30-39页 |
| ·利用渗滤液驯化矿化垃圾富集氨氧化菌 | 第30-32页 |
| ·试剂 | 第30页 |
| ·实验器材 | 第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2页 |
| ·氨氮转化实验 | 第32-34页 |
| ·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器材 | 第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 ·矿化垃圾氧化甲烷 | 第34-37页 |
| ·仪器 | 第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矿化垃圾氧化甲烷的影响分析 | 第39-66页 |
| ·温度对矿化垃圾氧化甲烷的影响 | 第39-44页 |
| ·材料 | 第39页 |
| ·实验器材 | 第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含水率对矿化垃圾氧化甲烷的影响 | 第44-49页 |
| ·材料 | 第44页 |
| ·实验器材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pH 对矿化垃圾氧化甲烷的影响 | 第49-54页 |
| ·材料 | 第49页 |
| ·实验器材 | 第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粒径对矿化垃圾氧化甲烷的影响 | 第54-58页 |
| ·材料 | 第54页 |
| ·实验器材 | 第54页 |
|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初始甲烷浓度对矿化垃圾氧化甲烷的影响 | 第58-62页 |
| ·材料 | 第58页 |
| ·实验器材 | 第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渗滤液对矿化垃圾氧化甲烷的影响 | 第62-66页 |
| ·材料 | 第62页 |
| ·实验器材 | 第62页 |
|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2-6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总结 | 第66-67页 |
| ·矿化垃圾和渗滤液的预处理 | 第66页 |
| ·环境因子对矿化垃圾氧化甲烷的影响分析 | 第66-67页 |
| ·待解决的问题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个人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