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研究综述 | 第6-9页 |
第一章 构建国家认同的基础:对“他者”的确立 | 第9-15页 |
第一节 《内蒙人民的胜利》所开启的叙事传统 | 第9-10页 |
第二节 “反特”主题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变化 | 第10-12页 |
第三节 两个二元对立世界对少数民族的争夺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对旧信仰的消解与对新信仰的建立 | 第15-24页 |
第一节 以新的信仰代替宗教信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宗教作为被利用的工具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对巫蛊文化的改写与整合 | 第19-24页 |
第三章 对民族间利益矛盾的处理:以《草原晨曲》为例 | 第24-32页 |
第一节 铁矿处置权的归属:作为共同斗争的战利品 | 第24-28页 |
第二节 “好日子”“工厂”等作为“先进”的代表 | 第28-32页 |
第四章 意识形态的询唤:少数民族的精神寻父 | 第32-36页 |
第一节 跨民族抚养关系所代表的阶级情谊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孩子寻父寻母行为的政治隐喻 | 第34-36页 |
第五章 重述革命历史:对共同斗争历史的确认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民族斗争史被整合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 | 第36-40页 |
第二节 对民族意识与民族压迫的书写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