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GPON OLT 系统 | 第11-12页 |
·数据缓存管理设计的关键技术点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及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缓存管理的相关技术 | 第14-30页 |
·各种随机存储器的特性 | 第14-17页 |
·芯片的内存和外存 | 第14-15页 |
·单口和双口静态数据存储器 | 第15-17页 |
·缓存地址管理 | 第17-22页 |
·缓存地址顺序管理 | 第17-18页 |
·缓存地址 FIFO 随机管理 | 第18-19页 |
·缓存地址链表随机管理 | 第19-22页 |
·网络中的调度算法 | 第22-27页 |
·调度指标 | 第22页 |
·严格优先级调度 Strict Priority (SP) | 第22-23页 |
·传统的严格优先级调度实现 | 第23-24页 |
·轮询调度 Round Robin (RR) | 第24-25页 |
·传统的轮询调度实现 | 第25-26页 |
·多级调度 | 第26-27页 |
·随机数据队列管理 | 第27-28页 |
·多队列数据缓存分配方式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多队列随机数据缓存管理的整体设计 | 第30-46页 |
·缓存管理相关技术的改进 | 第30-40页 |
·乒乓缓存技术 | 第30-31页 |
·改进的 Bitmap 缓存地址随机管理 | 第31-33页 |
·改进的调度算法 | 第33-38页 |
·随机数据报文的两级链表管理 | 第38-39页 |
·队列共享和私有结合的缓存分配方式 | 第39-40页 |
·关键系统指标分析 | 第40-43页 |
·数据缓存的性能指标 | 第41页 |
·地址申请和释放的性能指标 | 第41-42页 |
·调度性能指标 | 第42页 |
·缓存类型、利用率、大小 | 第42-43页 |
·缓存管理通用性 | 第43页 |
·缓存管理整体架构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75页 |
·数据入队控制模块 | 第46-49页 |
·入口 FIFO 设计 | 第46-48页 |
·入队调度器设计 | 第48-49页 |
·缓存控制模块 MCTRL | 第49-54页 |
·入队缓存操作 | 第49-51页 |
·出队缓存操作 | 第51-52页 |
·乒乓缓存 | 第52-54页 |
·队列管理模块 QCTRL | 第54-62页 |
·队列控制模块的入队设计 | 第55-59页 |
·队列控制模块的出队设计 | 第59-61页 |
·反压信号的产生 | 第61-62页 |
·地址管理模块 AM | 第62-68页 |
·队列控制模块的入队设计 | 第63-64页 |
·Bitmap 结构 | 第64页 |
·地址申请释放流程 | 第64-66页 |
·地址申请释放控制逻辑 | 第66-67页 |
·Bitmap 保护逻辑 | 第67-68页 |
·数据出队控制模块 | 第68-73页 |
·出队调度 | 第69-73页 |
·数据解析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仿真和测试 | 第75-90页 |
·芯片验证 | 第75-86页 |
·芯片验证分类 | 第75-76页 |
·单元验证平台 | 第76-77页 |
·本系统单元验证平台的搭建 | 第77-82页 |
·集成验证环境的搭建 | 第82-84页 |
·性能验证 | 第84-86页 |
·FPGA 测试 | 第86-89页 |
·FPGA 测试相关工具以及综合结果 | 第87页 |
·FPGA 性能测试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全文总结 | 第90页 |
·发展展望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