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铝合金的性能特点与应用 | 第8页 |
·缓蚀剂的分类 | 第8-11页 |
·按化学组成分类 | 第9页 |
·按电化学机理分类 | 第9-10页 |
·按物理化学机理分类 | 第10-11页 |
·缓蚀剂缓蚀性能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电化学测试法 | 第11页 |
·光谱分析法 | 第11-12页 |
·失重法 | 第12页 |
·量子化学方法 | 第12页 |
·铝合金缓蚀剂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无机缓蚀剂 | 第12-13页 |
·有机缓蚀剂 | 第13-14页 |
·稀土缓蚀剂 | 第14-15页 |
·天然缓蚀剂 | 第15-16页 |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实验 | 第17-23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7-18页 |
·电极材料与实验试剂 | 第17页 |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溶液的配制和试样准备 | 第18页 |
·电化学试验 | 第18-21页 |
·表面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缓蚀效率的表示 | 第22-23页 |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23-43页 |
·Tafel 极化曲线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31页 |
·6063 铝合金在 3.5% NaCl 溶液中的腐蚀机理 | 第23-24页 |
·30℃下硅酸钠浓度对腐蚀电流的影响 | 第24-26页 |
·50℃下硅酸钠浓度对腐蚀电流的影响 | 第26-28页 |
·温度对腐蚀电流的影响 | 第28-31页 |
·电化学交流阻抗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硅酸钠浓度对阻抗的影响 | 第31-35页 |
·浸泡时间对阻抗的影响 | 第35-39页 |
·金相显微镜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缓蚀作用的理论分析 | 第43-49页 |
·缓蚀剂分子在 6063 铝合金表面的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 | 第43-47页 |
·吸附模型 | 第43-45页 |
·吸附热力学 | 第45-47页 |
·缓蚀剂分子在 6063 铝合金表面的吸附行为动力学研究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49页 |
·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 | 第57页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拟)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