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1-12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1-12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2-14页 |
| ·锂离子电池对正极材料的要求 | 第12页 |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 | 第12-14页 |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第14-16页 |
| ·磷酸铁锂的结构和特点 | 第14-15页 |
| ·磷酸铁锂的充放电机理 | 第15-16页 |
|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 第16-19页 |
| ·高温固相法 | 第16-17页 |
| ·碳热还原法 | 第17-18页 |
| ·微波合成法 | 第18页 |
| ·共沉淀法 | 第18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8-19页 |
| ·水热合成法 | 第19页 |
| ·磷酸铁锂的改性研究 | 第19-21页 |
| ·碳颗粒表面包覆 | 第19-20页 |
| ·金属离子掺杂 | 第20-21页 |
| ·控制材料颗粒尺寸 | 第21页 |
|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本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3-28页 |
|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材料制备 | 第24-25页 |
| ·材料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 第25-26页 |
|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5-26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页 |
|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 第3章 LiFePO_4的水热合成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 第28-39页 |
| ·实验设计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 ·水热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水热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焙烧时间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材料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LiFePO_4的掺碳改性研究 | 第39-47页 |
| ·实验方案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 ·不同碳源对 LiFePO_4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39-41页 |
| ·不同碳源对 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石墨烯含量对 LiFePO_4结构形貌的影响 | 第42-44页 |
| ·石墨烯含量对 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LiFePO_4的金属离子掺杂研究 | 第47-56页 |
| ·实验方案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 ·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对 LiFePO_4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48-49页 |
| ·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对 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 ·镍离子掺杂含量对 LiFePO_4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51-52页 |
| ·镍离子掺杂含量对 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