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规模网络的攻击图生成关键技术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5-25页 |
·攻击图 | 第15-16页 |
·概念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点及研究现状 | 第16页 |
·攻击图生成算法 | 第16-21页 |
·采用现有技术 | 第16-18页 |
·使用定制算法 | 第18-21页 |
·主机可达关系生成技术 | 第21-24页 |
·主机可达关系矩阵生成算法 | 第22-23页 |
·网络连通性分析器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TCP/IP 模型的可达关系建模技术 | 第25-44页 |
·依赖TCP/IP 各层协议的典型攻击分析 | 第27-34页 |
·TCP/IP 协议模型 | 第27-28页 |
·链路层 | 第28-29页 |
·网络层 | 第29-31页 |
·传输层 | 第31-33页 |
·应用层 | 第33-34页 |
·影响可达关系的连接设备 | 第34-35页 |
·层次化主机可达关系模型 | 第35-38页 |
·面向攻击图的主机可达关系生成算法 | 第38-43页 |
·物理连接关系生成算法 | 第38-39页 |
·层次化可达关系生成算法 | 第39-42页 |
·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攻击图并行生成算法 | 第44-54页 |
·算法基础 | 第44-47页 |
·属性攻击图 | 第44-45页 |
·网络模型 | 第45-47页 |
·并行攻击图生成算法 | 第47-51页 |
·任务分解 | 第48页 |
·并行执行 | 第48-49页 |
·结果融合 | 第49-51页 |
·正确性及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正确性分析 | 第51-52页 |
·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实验及分析 | 第54-63页 |
·主机可达关系推导算法性能分析 | 第54-57页 |
·物理连接关系生成算法实验及分析 | 第54-55页 |
·层次化可达关系生成算法实验及分析 | 第55-57页 |
·攻击图并行生成算法分析 | 第57-62页 |
·正确性实验及分析 | 第57-60页 |
·性能实验及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束语 | 第63-65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3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