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8页 |
·系统功能 | 第13-14页 |
·硬件组成 | 第14-16页 |
·软件设计 | 第16-18页 |
·通信系统设计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井下电力监控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 | 第20-30页 |
·矿用高压配电装置的通讯 | 第20-22页 |
·矿用高压配电装置硬件结构 | 第20-21页 |
·RS485通讯 | 第21-22页 |
·井下监控单元的自由口通信以及通信协议 | 第22-27页 |
·井下监控单元的自由口通信 | 第22-23页 |
·通信协议的设计 | 第23-27页 |
·井下监控单元通信程序的设计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井下电力监控单元的设计 | 第30-44页 |
·井下监控单元控制器的初步设置 | 第30-35页 |
·控制器中的存储变量以及存储区的划分 | 第30-32页 |
·控制器收发信息的程序设置 | 第32-33页 |
·控制器与人机界面上画面的链接程序设置、通信信号的标志位设置 | 第33-35页 |
·井下监控单元中人机界面HMI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35-40页 |
·人机界面上画面的设计 | 第36-39页 |
·西门子人机界面Simatic HMI与计算机的连接 | 第39-40页 |
·井下监控单元与以太网通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42页 |
·以太网通讯硬件配置 | 第40-41页 |
·以太网的通信设置 | 第41-42页 |
·变压器、开关电源、本安电源、RS485通讯板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InTouch的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44-58页 |
·InTouch通讯软件的配置 | 第44-47页 |
·组态软件InTouch简介 | 第44-45页 |
·InTouch通讯软件的配置 | 第45-47页 |
·电力监控系统的画面设计方案 | 第47-57页 |
·电力监控系统登录画面的功能设计 | 第48-50页 |
·监控系统主画面的功能设计 | 第50-51页 |
·在线监控窗口的功能设计 | 第51-53页 |
·远程控制窗口的功能设计 | 第53-54页 |
·实时趋势窗口的功能设计 | 第54-55页 |
·历史趋势窗口的功能设计 | 第55-56页 |
·报警查询窗口的功能设计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基于组态软件InTouch的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58-82页 |
·组态软件InTouch中标记名的设置 | 第58-61页 |
·组态软件InTouch监控画面的实现 | 第61-73页 |
·系统登录画面的实现 | 第62-67页 |
·主画面窗口的实现 | 第67页 |
·在线监控窗口的实现 | 第67-69页 |
·远程控制窗口的实现 | 第69-70页 |
·实时趋势窗口的实现 | 第70-71页 |
·历史趋势窗口的实现 | 第71-72页 |
·报警画面窗口的实现 | 第72-73页 |
·组态软件InTouch与Access数据库的链接 | 第73-80页 |
·应用InTouch建立SQL数据库 | 第73-75页 |
·InTouch与数据库链接设计 | 第75-78页 |
·电力监控系统参数在InTouch与Access数据库之间的传递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总结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