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能耗统计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高速公路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能源背景 | 第12-13页 |
·政策背景 | 第13-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目前国内研究的局限性 | 第18页 |
·研究内容、目的及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全生命期能耗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高速公路的定义和特点 | 第21页 |
·高速公路的定义 | 第21页 |
·高速公路特点 | 第21页 |
·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 | 第21-26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23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框架 | 第23-24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特点及局限性 | 第24-25页 |
·生命周期评价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 第25-26页 |
·专家打分法 | 第26-27页 |
·专家打分法的内涵 | 第26页 |
·专家打分法的步骤 | 第26-27页 |
·专家打分法的局限性 | 第27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7-29页 |
·主成份分析法的原理 | 第27-28页 |
·主成份分析法的步骤 | 第28-29页 |
·主成份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全生命期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43页 |
·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能耗 | 第31-33页 |
·高速公路的生命周期 | 第31页 |
·高速公路生命周期能耗概念 | 第31页 |
·高速公路生命周期能耗分析的理论框架 | 第31-33页 |
·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能耗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能耗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准备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施工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运营养护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拆除回收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39页 |
·影响因素筛选 | 第39-42页 |
·初始样本矩阵的确定 | 第39-40页 |
·影响因素归纳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全生命期能耗模型构建及分析 | 第43-52页 |
·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宏观能耗模型 | 第43-44页 |
·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微观能耗模型 | 第44-50页 |
·微观层面能耗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假设 | 第44-45页 |
·准备阶段能耗模型 | 第45-47页 |
·施工阶段能耗模型 | 第47-48页 |
·运营与养护阶段能耗模型 | 第48-49页 |
·拆除回收阶段能耗模型 | 第49-50页 |
·能耗模型改进分析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52-59页 |
·工程概况 | 第52-53页 |
·路线走向及建设规模 | 第52页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52-53页 |
·建设条件(自然条件、施工条件等) | 第53页 |
·全生命周期能耗框架应用 | 第53-54页 |
·研究目的和范围 | 第53-54页 |
·清单分析 | 第54页 |
·影响评价 | 第54页 |
·改善分析 | 第54页 |
·统计模型的应用 | 第54-58页 |
·基础数据整理 | 第54-57页 |
·能耗计算 | 第57-58页 |
·对比分析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高速公路生命周期能源消耗趋势及对策分析 | 第59-64页 |
·高速公路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趋势分析 | 第59-60页 |
·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节能对策分析 | 第60-63页 |
·宏观节能对策 | 第60页 |
·微观节能对策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页 |
·不足之处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