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三、选题意义及资料使用 | 第14-15页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山东大学人民公社建立的背景及渊源 | 第16-31页 |
一、当时的教育政策与政治形势 | 第16-21页 |
(一) 教育政策及“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 第16-18页 |
(二) “大跃进”及教育管理权的下放 | 第18-21页 |
二、山东大学由青岛迁至济南 | 第21-25页 |
三、山东大学成长的特殊性 | 第25-27页 |
四、知识分子的理想蓝图 | 第27-31页 |
(一) 知识分子与“乌托邦”空想 | 第27-28页 |
(二) 调整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 | 第28-31页 |
第二章 政策的响应:山东大学人民公社试办阶段(1958—1959) | 第31-44页 |
一、山东大学人民公社宣布成立 | 第31-34页 |
二、公社的组织简则与组织机构 | 第34-40页 |
(一) 山大人民公社的组织简则 | 第34-36页 |
(二) 山大人民公社的组织机构及其计划 | 第36-40页 |
三、两次会议中社员们的认识 | 第40-44页 |
(一) 八届六中全会 | 第40-41页 |
(二) 八届八中全会 | 第41-44页 |
第三章 时代的呼唤:山东大学人民公社的新高潮(1960—1962) | 第44-56页 |
一、全国形势与历下人民公社——黄台分社的成立 | 第44-48页 |
(一) 全国建社形势一片大好 | 第44-46页 |
(二) 历下人民公社——黄台分社的成立 | 第46-48页 |
二、济南市历下人民公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 | 第48-51页 |
三、从高潮归于平静 | 第51-56页 |
(一) 高潮:1960年建社的扩大 | 第52-53页 |
(二) 平静:1961—1962年建社的收缩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尾声:公社化运动现象述评 | 第56-69页 |
一、档案记录山大人民公社历史 | 第56-58页 |
二、对共产主义大学的思考 | 第58-66页 |
(一)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第58-60页 |
(二)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60-62页 |
(三) 寓工、农、商、学、兵于一体 | 第62-64页 |
(四) 公共生活集体化 | 第64-66页 |
三、经验教训的总结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