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一般理论论文--医学史论文

民国时期四川的传染病与社会(1912-1937年)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5页
 一 研究价值第8页
 二 概念界定第8-9页
 三 研究现状回顾第9-13页
 四 研究思路第13-15页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四川传染病概况第15-39页
 一 民国以前四川传染病流行简况第15-18页
 二 民国时期四川法定传染病种类第18-21页
 三 民国时期四川传染病流行的特点第21-28页
  (一) 疫情发生频率高,波及面积广第22-24页
  (二) 多种急性传染病交相并发第24-26页
  (三) 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暴发性并行第26-28页
 四 民国时期四川传染病流行的成因第28-39页
  (一) 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第28-31页
  (二) 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第31-35页
  (三) 卫生习惯因素的影响第35-37页
  (四) 战争因素的影响第37-39页
第二章 民国时期四川传染病防治措施第39-54页
 一 民众的自救措施第39-42页
  (一) 迷信活动第39-41页
  (二) 注重食疗和偏方疗法第41-42页
 二 社会力量的救助第42-45页
  (一) 士绅阶层和各慈善家捐资劝募,施诊施药第43-44页
  (二) 社会团体防治措施第44-45页
 三 官方措施第45-54页
  (一) 建立时疫医院第46-47页
  (二) 预防接种,注射疫苗第47-49页
  (三) 积极宣传第49-51页
  (四) 实行疫情报告制度第51-54页
第三章 传染病防治与社会的互动第54-67页
 一 传染病流行的危害第54-59页
  (一) 大量人口染疫与死亡第54-56页
  (二)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障碍第56-57页
  (三) 造成民众的恐惧心理第57-59页
 二 卫生防疫机构的建立第59-61页
 三 卫生事业的发展第61-63页
  (一) 对传染病病理的科学认识第61-62页
  (二) 医疗卫生队伍壮大第62-63页
 四 公共卫生建设的发展第63-67页
  (一) 开展卫生大扫除第63-64页
  (二) 整顿公厕第64-65页
  (三) 整顿饮食业第65页
  (四) 整顿水源第65-67页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后记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方晶系软磁和稀土永磁复合多层膜的磁滞回线
下一篇: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