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燃气供应论文

燃气热电厂的建立对城市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我国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项目的战略意义第11页
   ·北京市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项目的必要性第11-12页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第12-14页
     ·国内的发展与研究状况第12-13页
     ·国外的发展与研究状况第13-14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热电联产理论分析第15-26页
   ·热电联产的概念第15-16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理论基础第16-21页
     ·燃气轮机的工作流程第16-17页
     ·燃气轮机循环(Brayton 循环)第17-18页
     ·蒸汽轮机的工作流程第18-19页
     ·蒸汽轮机循环(Rankine 循环)第19-20页
     ·卡诺循环第20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第20-21页
   ·热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指标第21-22页
     ·总热效率第21-22页
     ·热电比第22页
     ·热化系数第22页
   ·综合特性系数第22-25页
     ·抽汽的进气多耗系数第22-23页
     ·抽汽的电功减少系数第23-24页
     ·抽汽的热量多耗系数第24页
     ·热电联产专门的热经济指标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实际热电参数循环影响分析第26-34页
   ·实际热电厂热力性能低于卡诺循环的原因第26-27页
     ·卡诺循环热电厂的特征第26页
     ·实际热电厂的特征第26页
     ·实际循环效率低的原因第26-27页
     ·提高循环效率的措施第27页
   ·9F 级机组简介第27-28页
   ·华能热电厂的主要设备及运行情况第28-29页
   ·热电联产能耗分析第29-31页
     ·能耗系统的模型建立第29-30页
     ·热电联产供热燃气耗量计算第30页
     ·热电联产发电燃气耗量第30页
     ·热电联产年燃气耗量第30页
     ·热电分产燃气耗量第30-31页
     ·热电分产年燃气耗量第31页
   ·设计运行参数及典型负荷曲线第31-33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第34-43页
   ·热电厂主要废弃物第34页
   ·华能热电厂废气拟设计排放措施第34-35页
     ·SO_2 及烟气第34页
     ·脱硝工艺选择第34-35页
   ·华能热电厂废水拟设计排放措施第35-36页
     ·节水措施第35页
     ·污废水排放第35-36页
   ·空气环境现状第36页
   ·空气污染预测模型选择及参数选择第36-37页
     ·气象资料第36-37页
     ·气象资料第37页
     ·预测范围及计算点的设置第37页
     ·污染源源强参数第37页
     ·预测内容第37页
   ·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第37-38页
     ·本期工程浓度贡献值第37-38页
     ·供热替代环境效益分析第38页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38-41页
     ·厂界外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第38页
     ·预测计算模式第38-39页
     ·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及其评价第39-40页
     ·噪声污染防治对策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5章 热电厂的负荷对城市管网的影响第43-61页
   ·北京市燃气管道概述第43-44页
   ·管道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及模型第44-47页
     ·燃气管网的水力计算基本公式第44-47页
   ·管网各段的计算的流量第47-48页
     ·连接用户情况第47-48页
     ·求解途泄流量的流程第48页
   ·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第48-49页
     ·环状管网的基本数据模型第48-49页
   ·对北京市六环路管网建模第49-52页
     ·规划概况第49-50页
     ·模型构建第50-52页
   ·工况分析第52-60页
     ·工况一:不接入热电厂第52-53页
     ·工况二:接入热电厂 1第53-55页
     ·工况三:接入热电厂 1、2第55-56页
     ·工况四:接入热电厂 1、2、3第56-58页
     ·工况五:将热电厂 1、2、3 直接接入门站第58-59页
     ·总结分析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结论第61页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全过程管理研究
下一篇:城市埋地燃气管道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