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页 |
·创新及不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红色旅游理论 | 第16-18页 |
·旅游的定义 | 第16页 |
·红色旅游的定义 | 第16-17页 |
·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 第17-18页 |
·旅游资源的评价 | 第18页 |
·红色旅游开发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 第19页 |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体验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第22-29页 |
·延边地区的历史沿革 | 第22页 |
·延边州自然概况 | 第22-23页 |
·延边州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25页 |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 第25-28页 |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现状 | 第28-29页 |
·旅游资源品种单一,缺乏深入开发 | 第28页 |
·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低 | 第28页 |
·服务理念、服务设施缺少人性化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SWOT分析 | 第29-33页 |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 | 第29-30页 |
·红色旅游资源组合程度好 | 第29页 |
·社会意义与文化内涵丰富 | 第29-30页 |
·部分旅游景观的知名度较高 | 第30页 |
·处于东北亚地区核心 | 第30页 |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劣势 | 第30-31页 |
·与旅游客源地距离远 | 第30-31页 |
·红色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滞后 | 第31页 |
·市场氛围不足 | 第31页 |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机遇 | 第31-32页 |
·政策机遇 | 第31页 |
·基础设施改善较快 | 第31页 |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 第31-32页 |
·周边国际环境改善 | 第32页 |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威胁 | 第32-33页 |
·红色旅游资源损失严重 | 第32页 |
·延边地区人口流失严重 | 第32页 |
·其他相关因素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原则及建议 | 第33-40页 |
·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开发原则 | 第33-34页 |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原则 | 第33页 |
·科学保护原则 | 第33页 |
·把以人为本视作生命线 | 第33页 |
·把严格管理作为重中之重 | 第33-34页 |
·把发掘优势作为突破口 | 第34页 |
·把红色旅游与绿色环保相结合 | 第34页 |
·铸造精品战略 | 第34-35页 |
·区域合作开展战略 | 第35-37页 |
·参与型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第37页 |
·红色旅游产品发展保障策略 | 第37-40页 |
·成立组织保障机构 | 第37-38页 |
·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介力度 | 第38页 |
·加大改革力度 | 第38页 |
·放宽政策,加大投入 | 第38页 |
·着力培育旅游经济 | 第38-39页 |
·培育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 第39页 |
·建立更加开放的旅游市场体系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