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2-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一) 国内关于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二) 国外关于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三、 核心概念 | 第19-20页 |
(一) 小学初任教师 | 第19页 |
(二) 专业发展 | 第19-20页 |
(三) 策略 | 第20页 |
(四) 校本化策略 | 第2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一) 问卷法 | 第20-21页 |
(二) 访谈法 | 第21页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21页 |
(四) 文献法 | 第21页 |
五、 各大策略的关系 | 第21-22页 |
(一) 构建策略的基本思路 | 第21页 |
(二) 策略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 第22-35页 |
一、 涵义和作用 | 第22-24页 |
(一) 涵义 | 第22-23页 |
(二) 作用 | 第23-24页 |
二、 依据 | 第24-25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二) 实践依据 | 第25页 |
三、 操作策略 | 第25-35页 |
(一) 明晰恰切的办学目标指引初任教师专业成长 | 第25-26页 |
(二) 营造向上的环境激励初任教师专业成长 | 第26页 |
(三) 合作共赢的氛围鼓励初任教师专业发展 | 第26-27页 |
(四) 敬业创新的精神推动初任教师主动寻变 | 第27-28页 |
(五) 持续学习的人际关系敦促初任教师不断自我提升 | 第28-33页 |
(六) 健康的心理文化促使初任教师形成良好的个性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个人规划策略 | 第35-43页 |
一、 涵义和作用 | 第35-36页 |
(一) 涵义 | 第35-36页 |
(二) 作用 | 第36页 |
二、 依据 | 第36-39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36-37页 |
(二) 实践依据 | 第37-39页 |
三、 操作策略 | 第39-43页 |
(一) 全面充分地认识自己 | 第39-40页 |
(二) 确立自己的专业目标 | 第40页 |
(三) 三年规划的四个组成部分 | 第40-41页 |
(四) 落实具体的个人规划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学徒制策略 | 第43-55页 |
一、 涵义和作用 | 第43-45页 |
(一) 涵义 | 第43-44页 |
(二) 作用 | 第44-45页 |
二、 依据 | 第45-46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45页 |
(二) 实践依据 | 第45-46页 |
三、 操作策略 | 第46-47页 |
(一) 积极参与师徒活动 | 第46页 |
(二) 有意寻找复杂、不确定、新奇的教学事件 | 第46-47页 |
(三) 主动向指导教师求教 | 第47页 |
四、 案例 | 第47-55页 |
第五章 校本研修策略 | 第55-73页 |
一、 涵义和作用 | 第55-57页 |
(一) 涵义 | 第55-56页 |
(二) 作用 | 第56-57页 |
二、 依据 | 第57-58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57-58页 |
(二) 实践依据 | 第58页 |
三、 操作策略 | 第58-73页 |
(一)专业引领 | 第58-61页 |
(二) 同伴互助 | 第61-68页 |
(三) 教学反思 | 第68-73页 |
第六章 学校制度建设策略 | 第73-83页 |
一、 涵义和作用 | 第73-74页 |
(一) 涵义 | 第73-74页 |
(二) 作用 | 第74页 |
二、 依据 | 第74-76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74-75页 |
(二) 实践依据 | 第75-76页 |
三、 操作策略 | 第76-77页 |
(一) 学校领导操作的注意点 | 第76页 |
(二) 指导个人内化制度的方法 | 第76-77页 |
四、 学校各项有关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 | 第77-83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83-88页 |
一、 成效 | 第83-85页 |
(一) 明确教学五环节的要求,扎扎实实打造有效课堂 | 第83-84页 |
(二) 开展教学模式研讨,形成校本教学研究经验 | 第84-85页 |
(三) 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提升 | 第85页 |
二、 问题 | 第85-87页 |
(一) 培训目标不够适切、明确 | 第85-86页 |
(二) 行政和财政保证不够充分 | 第86页 |
(三) 评价不够多元 | 第86页 |
(四) 缺少监控和评估制度 | 第86-87页 |
三、 展望 | 第87-88页 |
(一) 注重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 第87页 |
(二)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 第87页 |
(三) 实行合作性教学文化培育举措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附录 | 第91-103页 |
感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