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理论与方法综述 | 第17-27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概念 | 第17-18页 |
·滑坡灾害的内涵 | 第17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概念 | 第17-18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分类 | 第18-21页 |
·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 | 第20页 |
·土地资源次生灾害 | 第20页 |
·涌浪、阻断河流次生灾害 | 第20-21页 |
·居民区衍生灾害 | 第21页 |
·工业区衍生灾害 | 第21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 | 第21-24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 | 第22页 |
·滑坡灾害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步骤 | 第22-24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24-27页 |
·选择层次分析法的理由 | 第24页 |
·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3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 | 第27-52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整体构思 | 第27-28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 第28-29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 | 第29-45页 |
·滑坡引发的道路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2页 |
·滑坡引发的道路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2-38页 |
·滑坡引发的道路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量化 | 第38-40页 |
·滑坡引发的土地资源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 | 第40-45页 |
·滑坡引发的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 | 第45-51页 |
·滑坡引发的居民点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 | 第45-48页 |
·滑坡引发的工业区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 | 第48-51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 | 第51-52页 |
4 滑坡引发的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宁波市为例 | 第52-71页 |
·宁波市的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 | 第52-53页 |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情况 | 第52页 |
·气象水文情况 | 第52页 |
·地形地貌 | 第52页 |
·地质情况 | 第52-53页 |
·宁波市滑坡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现状分析 | 第53-64页 |
·宁波市地质灾害现状 | 第53-55页 |
·宁波市滑坡地质灾害数量和规模动态变化特征 | 第55-58页 |
·宁波市滑坡地质灾害数量和规模空间分布特征 | 第58-64页 |
·滑坡引发的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实例研究 | 第64-71页 |
·研究点的选取 | 第64-65页 |
·滑坡引发的道路次生灾害危险性评估实例研究 | 第65-68页 |
·滑坡引发的道路次生灾害危险性等级图 | 第68-70页 |
·滑坡引发的道路次生灾害的防治建议 | 第70-71页 |
5 滑坡引发的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宁波市为例 | 第71-78页 |
·研究点的选取 | 第71-72页 |
·滑坡引发的居名点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实例研究 | 第72-75页 |
·滑坡引发的居名点衍生灾害危险性等级图 | 第75-77页 |
·滑坡引发的衍生灾害的防治建议 | 第77-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78-79页 |
·不足之处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1 专家名录 | 第83-84页 |
附录2 居名点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量化标准及结果 | 第84-87页 |
附录3 工业区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量化标准及结果 | 第87-90页 |
附录4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