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奋艺术道路探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陈子奋概况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生年之谜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名号钤印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陈子奋艺术风格赏析 | 第15-27页 |
第一节 时代的改革性与创新性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深刻的海派烙印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浓郁的文人气息 | 第19-21页 |
第四节 独步画坛的双钩白描 | 第21-27页 |
第三章 陈子奋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 | 第27-41页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的影响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社会因素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三节 个人因素的影响 | 第31-36页 |
第四节 他人因素的影响 | 第36-41页 |
第四章 陈子奋的艺术地位 | 第41-49页 |
第一节 龙珠画苑 | 第41-43页 |
第二节 频获大奖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广交群贤 | 第46-49页 |
第五章 “文革”悲剧 | 第49-53页 |
第一节 身心饱受摧残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创作生涯停滞 | 第50-53页 |
第六章 永恒价值 | 第53-5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