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1 绪论 | 第14-28页 |
|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页 |
| ·土钉支护的方法、特点及分类 | 第14-18页 |
| ·土钉支护的应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 | 第18-20页 |
| ·土钉支护应用与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25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5-28页 |
| 2 土钉支护体系中的土拱效应原理 | 第28-50页 |
| ·现场试验资料分析 | 第28-30页 |
| ·山西JL-2黄土边坡土钉支护工程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页 |
| ·武汉葛店化工厂专用线的加筋土挡墙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29页 |
| ·陕西口镇加筋土挡墙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0页 |
| ·土钉支护体系中土拱形成的机理及类型 | 第30-33页 |
| ·面层后土拱分析计算 | 第33-42页 |
| ·面层后土拱的拱脚形式 | 第33-35页 |
| ·面层后土拱的形状 | 第35-36页 |
| ·设单向连续梁面层后土拱的受力分析 | 第36-40页 |
| ·设双向连续梁面层后土拱的受力分析 | 第40页 |
| ·设锚座面层后土拱的受力分析 | 第40-42页 |
| ·第一排土钉的钉上土拱分析计算 | 第42-46页 |
| ·基本假定 | 第42-43页 |
| ·土拱受力分析 | 第43-44页 |
| ·拱的正截面厚度计算 | 第44-45页 |
| ·拱的轴向应力计算 | 第45-46页 |
| ·第二排及以下各排土钉的钉上土拱分析计算 | 第46页 |
| ·影响土拱尺寸、承载能力的因素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 3 土钉支护体系中潜在滑裂面形式及作用在面层后土拱上的土压力分析 | 第50-78页 |
| ·施工过程控制与支护体系作用的发挥 | 第50-51页 |
| ·土拱及土钉、面层作用的发挥 | 第50页 |
| ·施工过程控制 | 第50-51页 |
| ·土钉侧面摩阻力及轴力分析 | 第51-53页 |
| ·坑底隆起分析 | 第53-54页 |
| ·潜在滑裂面形式分析 | 第54-62页 |
| ·土钉支护边坡的破坏形式 | 第54-56页 |
| ·目前常采用的土钉支护体系潜在滑裂面形式 | 第56-59页 |
| ·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滑裂面形式 | 第59-61页 |
| ·现场试验资料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 ·作用在面层后土拱上的土压力分析计算 | 第62-76页 |
| ·柔性支挡结构的侧向土压力分布 | 第62-64页 |
| ·考虑施工过程影响的作用于面层后土拱上的土压力分布 | 第64-65页 |
| ·现场试验资料对比分析 | 第6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4 面层梁、板受力分析及其合理形式选择 | 第78-86页 |
| ·面层梁、锚座的受力分析 | 第78-80页 |
| ·面层设有水平单向连续梁的情况 | 第78-79页 |
| ·面层设有竖直单向连续梁的情况 | 第79页 |
| ·面层设有等间距双向连续梁的情况 | 第79页 |
| ·面层设有锚座的情况 | 第79-80页 |
| ·面层板上的土压力分析 | 第80-84页 |
| ·面层结构的合理形式选择 | 第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5 土钉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方法 | 第86-90页 |
| ·土钉受力的结构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 第86-88页 |
| ·土钉受力的结构力学模型 | 第86页 |
| ·土钉的受力分析 | 第86-88页 |
| ·土钉设计计算方法 | 第88页 |
| ·土钉支护体系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 第88-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6 土钉支护体系与止水帷幕组合支护中的土拱效应分析与计算 | 第90-102页 |
| ·土钉支护体系与止水帷幕组合支护的应用 | 第90页 |
| ·现场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 | 第90-96页 |
| ·工程概况及现场试验方案 | 第90-91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1-96页 |
| ·止水帷幕的作用分析 | 第96-101页 |
| ·抗管涌稳定分析 | 第96-97页 |
| ·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 第97-99页 |
| ·根部抗冲剪、抗弯折计算 | 第99-101页 |
| ·面层破坏分析 | 第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 7 土钉支护体系的设计方法、数值模拟与工程应用 | 第102-124页 |
| ·设计方法 | 第102-103页 |
| ·设计计算过程及步骤 | 第102页 |
| ·设计计算软件编制 | 第102-103页 |
| ·数值模拟 | 第103-117页 |
| ·FLAC3D程序概述 | 第103-104页 |
| ·FLAC3D程序求解问题的一般过程 | 第104-105页 |
| ·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05-108页 |
| ·土拱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第108-117页 |
| ·工程应用实例 | 第117-124页 |
| ·工程概况 | 第117页 |
| ·现场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7-118页 |
| ·按本文方法设计计算 | 第118-124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30页 |
| ·主要结论 | 第124-127页 |
| ·展望 | 第127-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34页 |
| 作者简历 | 第134-13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