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国外资源循环利用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资源循环利用综述 | 第13-15页 |
·构建资源LMS循环利用战略模式及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传统线性经济的环境弊端 | 第15-16页 |
·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分析 | 第16页 |
·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16-17页 |
·构建资源LMS循环利用的优劣势分析 | 第17-19页 |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2-26页 |
·本项目的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本项目的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第2章 资源LMS循环利用模型研究 | 第26-58页 |
·构建生态产业链的充分、必要条件 | 第26-29页 |
·企业生态化内部动力因素 | 第26-27页 |
·企业生态化外部动力因素 | 第27-29页 |
·资源循环利用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9-32页 |
·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模型的假设 | 第29-30页 |
·全社会及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模型构建的假设 | 第30-32页 |
·资源循环利用模型的构建 | 第32-36页 |
·企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型 | 第32-34页 |
·三大产业系统之间(即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型 | 第34-36页 |
·构建基于生态链的资源LMS循环利用模型 | 第36-58页 |
·循环经济的企业发展模式 | 第37-45页 |
·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 | 第45-51页 |
·循环经济的社会发展模式 | 第51-58页 |
第3章 资源循环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8-68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58-60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60-62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2-68页 |
第4章 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实证研究 | 第68-76页 |
·青山区基本情况 | 第68页 |
·青山区资源LMS循环利用的形势分析 | 第68-69页 |
·青山区发展资源LMS循环利用的工作基础 | 第69-73页 |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建立健全了循环经济组织管理体系 | 第69页 |
·抓住重点,企业先行,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 第69-71页 |
·突出特色,产业先行,奠定了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的优势地位 | 第71-72页 |
·产研结合,科技先行,搭建了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平台 | 第72页 |
·加大投入,环保先行,强化了循环经济“硬件”和“软环境”建设 | 第72-73页 |
·循环经济的具体实例 | 第73-7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84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展望 | 第78-84页 |
·加强政府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范、激励、支持和引导 | 第78-81页 |
·推行清洁生产,优化企业行为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