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地方政治论文--台湾省论文

系统循环与均衡:当代台湾政党政治运行与其两岸政策研究(1986-2011)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图表目录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1页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选题意义第13-21页
  一、 选题意义第13-17页
  二、 研究动机第17-2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21-30页
  一、 台湾学界的相关论述第22-25页
  二、 中国大陆学界的相关论述第25-30页
 第三节 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第30-37页
  一、 研究途径第30-32页
  二、 研究方法第32-34页
  三、 研究范围第34-37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创新及研究限制第37-41页
  一、 研究内容第37-38页
  二、 研究创新第38-39页
  三、 研究限制第39-41页
第二章 台湾政党政治与理论回顾第41-75页
 第一节 台湾政党与政党政治第41-52页
  一、 政党定义第41-46页
  二、 政党政治第46-48页
  三、 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第48-52页
 第二节 政治系统理论中的政党政治与两岸政策第52-64页
  一、 伊斯顿政治系统理论概述第52-62页
  二、 系统理论的适应性批判第62-64页
 第三节 利益集团理论中的政党政治与两岸政策第64-68页
  一、 利益集团理论概述第64-66页
  二、 利益集团理论的适应性批判第66-68页
 第四节 精英理论中的政党政治与两岸政策第68-75页
  一、 精英理论概述第68-73页
  二、 精英理论的适应性批判第73-75页
第三章 系统输入环节的政党政治运行对两岸政策的影响第75-98页
 第一节 系统中的政党角色与两岸政策的积极输入第77-91页
  一、 台湾政治环境变迁对政党政治与两岸政策的影响第77-82页
  二、 政党身为“守门者”对两岸政策的影响第82-91页
 第二节 系统中的政党角色与两岸政策的消极输入第91-98页
  一、 削减竞争政党的支持第93-95页
  二、 增加对已有利的支持第95-98页
第四章 系统输出环节的政党政治运行对两岸政策的影响第98-120页
 第一节 政治系统“内输入”过程中的政党运作策略第99-113页
  一、 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决策角逐第101-110页
  二、 执政党内部的决策角逐第110-113页
 第二节 两岸政策的政党多路径策略第113-120页
  一、 府院“朝小野大”格局下多路径协商行为第113-117页
  二、 府院“朝大野小”格局下多路径协商行为第117-120页
第五章 系统反馈环节的政党政治运行对两岸政策的影响第120-135页
 第一节 应对系统反馈刺激的政党运作第121-127页
  一、 政党对两岸政策反馈刺激的偏好性诠释第123-124页
  二、 政党对两岸政策反馈散播诱发性“错误”认知第124-127页
 第二节 反馈控制与“内馈”阶段的政党运作第127-135页
  一、 面对反馈信息的判断问题第127-130页
  二、 面对反馈时间把握的策略选择第130-131页
  三、 针对反馈控制的策略选择第131-135页
第六章 结论第135-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中国画人物写生与创作意象造型表现浅谈
下一篇:高中大班英语阅读中支架式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