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客运枢纽换乘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2-15页 |
第2章 高铁客运枢纽发展概述 | 第15-22页 |
·高速铁路的定义及发展 | 第15-16页 |
·高铁综合客运枢纽概述 | 第16-18页 |
·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的定义 | 第16-17页 |
·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的功能 | 第17页 |
·新时期大型铁路客运站换乘系统的建设目标 | 第17-18页 |
·换乘客流结构和出行分析 | 第18-22页 |
·出行时间特征分析 | 第18-19页 |
·出行目的和职业结构 | 第19页 |
·旅客换乘方式分析 | 第19-20页 |
·旅客在站时间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第3章 高铁客运枢纽换乘客流预测模型 | 第22-29页 |
·分析思路 | 第22页 |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换乘客流总量预测模型 | 第22-26页 |
·客流分类 | 第22-23页 |
·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 第23-26页 |
·换乘客流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模型 | 第26-29页 |
·模型概述 | 第26页 |
·MNL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MNL模型的求解 | 第27-29页 |
第4章 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换乘衔接研究 | 第29-41页 |
·换乘种类 | 第29-30页 |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衔接 | 第30-33页 |
·衔接方式 | 第30-32页 |
·运能匹配度及运能衔接 | 第32-33页 |
·铁路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衔接 | 第33-36页 |
·衔接方式 | 第34页 |
·运能的衔接 | 第34-36页 |
·高铁枢纽内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的交通组织 | 第36-41页 |
·出租车上下客点及停靠方式 | 第36-38页 |
·社会车辆停车场规模计算 | 第38-41页 |
第5章 实例分析 | 第41-55页 |
·北京南站概述 | 第41-44页 |
·简介 | 第41-42页 |
·空间布局与流线分析 | 第42-44页 |
·北京南站铁路客流分析 | 第44-46页 |
·客流结构分析 | 第44-45页 |
·旅客出行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北京南站换乘客流预测 | 第46-51页 |
·换乘客流总量预测 | 第46-49页 |
·各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 | 第49-51页 |
·北京南站与城市交通的换乘衔接 | 第51-55页 |
·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 | 第51-52页 |
·与城市公交的换乘衔接 | 第52-53页 |
·与小汽车、出租车的换乘衔接方案 | 第53-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A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