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对类人胶原蛋白代谢通量扩增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胶原蛋白概述 | 第9页 |
| ·类人胶原蛋白Ⅱ概述 | 第9-10页 |
|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策略 | 第10-14页 |
| ·构建高效表达菌株 | 第10-11页 |
| ·高密度发酵 | 第11-14页 |
| ·响应面优化法 | 第14-16页 |
| ·关于RSM | 第14-15页 |
| ·RSM的基本过程 | 第15-16页 |
| ·用于RSM分析的Design-Expert软件 | 第1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8-25页 |
| ·供试菌种 | 第18页 |
| ·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18-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 ·菌种活化 | 第19页 |
| ·种子培养 | 第19页 |
| ·摇瓶培养实验 | 第19-20页 |
| ·发酵罐分批-补料培养 | 第20-21页 |
| ·菌体收集 | 第21页 |
| ·目标蛋白的分离 | 第21页 |
| ·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 ·乙酸等有机酸检测(HPLC法,详见第三章) | 第21页 |
| ·甲硫氨酸等氨基酸测定(HPLC法,详见第三章) | 第21页 |
| ·菌体浓度测定 | 第21页 |
| ·细胞干重测定 | 第21-22页 |
| ·残糖测定 | 第22页 |
| ·总蛋白测定 | 第22-24页 |
| ·类人胶原蛋白Ⅱ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HPLC检测有机酸和氨基酸 | 第25-33页 |
| ·本实验室HPLC系统 | 第25页 |
| ·高效液相检测有机酸 | 第25-27页 |
| ·有机酸检测条件 | 第25-26页 |
| ·流动相的配制 | 第26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26页 |
| ·进样分析 | 第26-27页 |
| ·梯度洗脱 | 第27-28页 |
| ·梯度洗脱与等度洗脱 | 第27-28页 |
| ·梯度洗脱的应用 | 第28页 |
| ·高效液相检测氨基酸 | 第28-32页 |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9页 |
| ·溶液配制 | 第29页 |
| ·异硫氰酸苯酯衍生方法 | 第29-30页 |
| ·分析条件 | 第30-31页 |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1页 |
| ·发酵液中氨基酸分析 | 第31-32页 |
| ·HPLC检测有机酸和氨基酸方法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第33-53页 |
| ·摇瓶发酵优化过程 | 第34-35页 |
| ·单因素实验筛选 | 第34页 |
| ·PB实验设计 | 第34页 |
| ·最陡爬坡实验设计 | 第34-35页 |
| ·BB实验设计 | 第35页 |
| ·验证实验 | 第35页 |
| ·摇瓶发酵结果与分析 | 第35-51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35-36页 |
| ·PB和爬坡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 ·BB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 ·乙酸分析 | 第43-45页 |
| ·甲硫氨酸分析 | 第45-46页 |
| ·氨基酸代谢流分析 | 第46-51页 |
| ·验证实验 | 第51页 |
| ·摇瓶培养优化实验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发酵调控及发酵罐培养基的优化 | 第53-66页 |
|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第54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54页 |
| ·设计方案 | 第54页 |
|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54-57页 |
| ·发酵参数控制 | 第57-59页 |
| ·基于DO反馈的转速设计 | 第57-58页 |
| ·基于DO反馈的补料方式 | 第58-59页 |
| ·溶氧 | 第59页 |
| ·pH值 | 第59页 |
| ·温度 | 第59页 |
| ·摇瓶发酵甲硫氨酸添加实验 | 第59-61页 |
| ·小罐发酵甲硫氨酸添加实验 | 第61-64页 |
| ·实验方案 | 第61页 |
| ·添加甲硫氨酸对细胞生长和蛋白表达影响 | 第61-62页 |
| ·添加甲硫氨酸对代谢副产物的影响 | 第62-64页 |
| ·验证实验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