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快速凝固条件下镁合金的凝固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3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镁及镁合金概述 | 第14-25页 |
·镁及镁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特点 | 第14-16页 |
·镁合金的应用概况及前景 | 第16-17页 |
·新型镁合金的研究 | 第17-19页 |
·镁合金的成形工艺及新进展 | 第19-25页 |
·亚快速凝固技术 | 第25-30页 |
·亚快速凝固技术的定义 | 第25-26页 |
·亚快速凝固铸件的组织特征 | 第26-27页 |
·实现亚快速凝固的途径 | 第27-28页 |
·亚快速凝固的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30-32页 |
2 真空吸铸急冷镁合金的亚快速凝固组织研究 | 第32-70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装置与材料 | 第32-35页 |
·急冷模具的设计 | 第32-34页 |
·真空压力吸铸镁合金薄片的工艺设计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实验工艺过程 | 第35-37页 |
·镁合金的熔炼工艺 | 第35-36页 |
·真空吸铸制备镁合金薄片工艺过程 | 第36页 |
·常规凝固试样的制备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56页 |
·镁合金薄片的表观形貌 | 第37-38页 |
·显微组织形貌 | 第38-44页 |
·晶粒度 | 第44-46页 |
·微观组织组成相 | 第46-51页 |
·合金元素的分布 | 第51-56页 |
·亚快速凝固冷却速率的确定 | 第56-60页 |
·冷却速率与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关系 | 第57-58页 |
·利用二次枝晶臂间距估算冷却速率 | 第58-60页 |
·常规凝固条件下镁合金的组织形成机理 | 第60-63页 |
·镁合金薄片的亚快速凝固行为及组织形成机理 | 第63-68页 |
·亚快速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分配 | 第63-65页 |
·亚快速凝固薄片的组织形成机理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3 亚快速凝固镁合金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70-88页 |
·引言 | 第70页 |
·亚快速凝固镁合金薄片的力学性能 | 第70-78页 |
·拉伸性能 | 第70-73页 |
·拉伸断口形貌 | 第73-7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75-78页 |
·亚快速凝固镁合金薄片的腐蚀电化学性能 | 第78-86页 |
·实验方法 | 第78-79页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第79-80页 |
·腐蚀表面形貌 | 第80-83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4 镁合金半固态浆液的亚快速凝固行为研究 | 第88-105页 |
·引言 | 第88页 |
·阻尼冷却管法制备A356铝合金半固态浆料 | 第88-91页 |
·实验装置与实验材料 | 第88-89页 |
·实验过程 | 第8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9-91页 |
·镁合金的半固态流变成形新工艺 | 第91-103页 |
·实验工艺装置 | 第91页 |
·实验工艺过程 | 第91-92页 |
·实验结果 | 第92-10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100-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5 镁合金薄壁铸管的亚快速凝固工艺制备 | 第105-119页 |
·引言 | 第105页 |
·离心铸造镁合金薄壁管制备工艺 | 第105-108页 |
·离心铸造工艺简述 | 第105-106页 |
·实验工艺装置 | 第106-107页 |
·离心转速的确定 | 第107页 |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第107-10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7页 |
·离心铸管的表面形貌 | 第108-109页 |
·显微组织形貌 | 第109-112页 |
·相组成 | 第112页 |
·合金元素的分布 | 第112-114页 |
·拉伸力学性能 | 第114-115页 |
·拉伸断口形貌 | 第115-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结论 | 第119-121页 |
展望 | 第121-122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作者简介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