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交通肇事逃逸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如何理解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第11-17页
 第一节 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第11-16页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第11-13页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类型第13-16页
 第二节 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立法及其沿革第16-17页
第二章 如何理解交通肇事逃逸第17-26页
 第一节 主体问题第17-20页
  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第17-18页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体第18-20页
 第二节 交通肇事逃逸的客体第20-21页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第21-24页
  一、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第21-22页
  二、逃逸的主观方面第22-24页
 第四节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的客观方面第24-26页
  一、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第24-25页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方面第25-26页
第三章 "因逃逸致人死亡"第26-32页
 第一节 "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第26-27页
 第二节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第27-30页
  一、"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构成要件第27-29页
  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第29-30页
 第三节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第30-31页
 第四节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第31-32页
第四章 交通肇事逃逸的立法思考第32-35页
 第一节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立法的缺陷第32-33页
 第二节 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建议第33-35页
  一、对刑法133条的修改意见第33页
  二、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第33-34页
  三、交通肇事逃逸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罪名的立法设置与司法运用
下一篇:我国危险驾驶罪的刑法分析--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