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接地故障自动定位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故障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内故障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故障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 第16-18页 |
| ·部分定位原理不可靠 | 第16-17页 |
| ·不同监测点时间不能确切同步 | 第17页 |
| ·故障信号获取困难 | 第17-18页 |
| ·故障数据不能批量传输 | 第18页 |
| ·定位装置不能自动上报故障 | 第1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小电流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第20-31页 |
| ·小电流接地故障稳态分析 | 第20-21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分析 | 第20页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分析 | 第20-21页 |
| ·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分析 | 第21-25页 |
| ·传统的暂态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 ·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 | 第23页 |
| ·基于分布参数的高精度模型的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 ·接地电阻对小电流接地故障特征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频域分析 | 第26-30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第27-28页 |
|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 第31-37页 |
|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第31页 |
| ·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的原理及算法 | 第31-35页 |
| ·基于稳态信息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第31-33页 |
| ·基于暂态信息的故障定位方法 | 第33-35页 |
| ·基于稳态与暂态信息结合的故障定位方法 | 第35页 |
| ·稳态结合暂态的故障定位方法的可行性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37-50页 |
| ·系统结构及功能 | 第37-38页 |
| ·硬件方案设计 | 第38-48页 |
| ·信号输入和调理电路 | 第39-40页 |
| ·芯片选型 | 第40-41页 |
| ·MCU与DSP的连接 | 第41-43页 |
| ·RAM及DATA FLASH的扩展 | 第43-44页 |
| ·电源电路 | 第44-45页 |
| ·通信接口电路 | 第45页 |
| ·UART模块外围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 ·网络接口 | 第46-47页 |
| ·人机接口 | 第47-48页 |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仿真与验证 | 第50-58页 |
| ·仿真模型 | 第50页 |
| ·仿真验证 | 第50-56页 |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第51-53页 |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第53-54页 |
| ·间歇性接地和弧光接地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