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情事变更原则概述 | 第10-13页 |
(一) 情事变更原则的含义 | 第10-11页 |
(二) 情事变更原则的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二、德、英两国情事变更理论的比较考察 | 第13-22页 |
(一) 德国的情事变更原则 | 第13-17页 |
1. 法律行为基础障碍理论的发展 | 第13-14页 |
2. 德国民法中交易基础障碍的构成要件 | 第14-15页 |
3. 法律行为基础障碍原则的适用类型 | 第15-16页 |
4. 法律行为基础障碍原则的法律效果 | 第16-17页 |
(二) 英美法中合同受挫原则 | 第17-21页 |
1. 合同受挫原则的起源与发展 | 第17-18页 |
2. 合同受挫原则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3. 合同受挫原则的类型 | 第19-21页 |
4. 合同受挫原则的法律效果 | 第21页 |
(三) 我国应采纳诚实信用说和公平原则为理论和法律依据 | 第21-22页 |
三、我国情事变更原则的现状 | 第22-27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1. 制定统一合同法之前的状况 | 第22页 |
2. 《合同法》草案中的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二) 我国案例及裁判见解 | 第23-27页 |
1. 新宇国际氧化铝有限责任公司与金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氧化铝买卖协议案 | 第24-25页 |
2. 房贷新政引发的房屋买卖介同纠纷案 | 第25-27页 |
四、我国情事变更原则的完善之路 | 第27-36页 |
(一) 明确建立情事变更原则的意义 | 第27-28页 |
1. 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27页 |
2. 司法实践的需要 | 第27-28页 |
3. 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价值的要求 | 第28页 |
(二) 科学限定情事变更原则的构成要件 | 第28-30页 |
(三) 适用情事变更原则的特殊程序 | 第30-31页 |
(四) 我国引入情事变更原则的障碍及排除 | 第31-33页 |
1. 情事变更与商业风险 | 第31-32页 |
2. 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 | 第32-33页 |
3. 限制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 | 第33页 |
(五) 清晰规定情事变更原则的法律效果 | 第33-36页 |
1. 第一次效力 | 第33-34页 |
2. 第二次效力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