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英文缩写注释 | 第15-18页 |
前言 | 第18-23页 |
第一章 WAVE1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及临床意义 | 第23-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材料 | 第23-26页 |
·细胞系 | 第23-24页 |
·抗体 | 第24页 |
·其他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24-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软件 | 第25-26页 |
·方法 | 第26-27页 |
·细胞培养 | 第26页 |
·临床对象及分组 | 第26页 |
·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第26页 |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26-27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27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27页 |
·免疫荧光分析 | 第27页 |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 | 第27-30页 |
·WAVE1在血液肿瘤细胞系的蛋白表达水平 | 第27-29页 |
·WAVE1在儿童白血病BMMCs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程的关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4 结论 | 第31-33页 |
第二章 WAVE1参与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 | 第33-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材料 | 第33-36页 |
·细胞系 | 第33页 |
·载体与菌株 | 第33-34页 |
·抗体 | 第34页 |
·其他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34-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软件 | 第35-36页 |
·方法 | 第36-39页 |
·细胞培养 | 第36页 |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36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36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36-37页 |
·RT-PCR检测 | 第37页 |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 第37-38页 |
·WAVE1真核表达质粒的瞬时转染 | 第38页 |
·WAVE1的RNA干扰 | 第38页 |
·WST-8法检测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 第38页 |
·凋亡特征形态学观察及凋亡百分率计算 | 第38-39页 |
·统计分析 | 第39页 |
2 结果 | 第39-45页 |
·WAVE1在K562及K562/A02细胞系中表达情况 | 第39-40页 |
·WAVE1高表达对ADM所致K562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形态学及凋亡百分率的影响 | 第40-42页 |
·抑制WAVE1表达对ADM所致K562/A02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形态学及凋亡百分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WAVE1对mdr1基因的影响 | 第43-44页 |
·WAVE1对Bcl-2的影响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6页 |
4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三章 WAVE1抗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第47-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6页 |
·材料 | 第48-51页 |
·细胞系 | 第48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48页 |
·抗体 | 第48-49页 |
·其他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49-50页 |
·主要仪器 | 第50-51页 |
·软件 | 第51页 |
·方法 | 第51-56页 |
·细胞培养 | 第51页 |
·主要药物配制及处理 | 第51页 |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 第51-52页 |
·WAVE1真核表达质粒的瞬时转染 | 第52页 |
·WAVE1的RNA干扰 | 第52-53页 |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53页 |
·细胞核蛋白和胞浆组分的分离 | 第53页 |
·细胞线粒体组分的分离 | 第53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53-54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54页 |
·WST-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54页 |
·凋亡特征形态学观察及凋亡百分率计算 | 第54页 |
·Caspase-3活性检测 | 第54-55页 |
·免疫沉淀分析 | 第55页 |
·寡核苷酸单链的变性 | 第55-56页 |
·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 | 第56页 |
·统计分析 | 第56页 |
2 结果 | 第56-71页 |
·WAVE1抑制了H_2O_2和ADM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 | 第56-59页 |
·WAEV1增加了Bcl-2表达、抑制了Bid的断裂和Bax的线粒体移位 | 第59-62页 |
·WAEV1过表达促进了Bax和Bcl-2的相互作用 | 第62-64页 |
·WAVE1抑制了Cyt c和Smac/DIABLO的释放 | 第64-66页 |
·WAVE1抑制了Caspase-3的活性 | 第66页 |
·WAVE1对H_2O_2诱导的MAPK通路磷酸化的影响 | 第66-68页 |
·WAVE1通过抑制AP1的DNA结合能力来维持Bcl-XL表达 | 第68-71页 |
3 讨论 | 第71-73页 |
4 结论 | 第73-75页 |
第四章 HSF1对WAVE1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 第75-9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6-85页 |
·材料 | 第76-80页 |
·动物 | 第76页 |
·细胞系 | 第76-77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77页 |
·抗体 | 第77-78页 |
·其他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78-79页 |
·主要仪器 | 第79-80页 |
·软件 | 第80页 |
·方法 | 第80-85页 |
·细胞培养 | 第80页 |
·热休克模型制作 | 第80页 |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 第80-81页 |
·细胞瞬时转染 | 第81页 |
·WAVE1的RNA干扰 | 第81页 |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第81-82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82页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82页 |
·RT-PCR检测 | 第82页 |
·WST-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82-83页 |
·细胞核蛋白组分的分离 | 第83页 |
·寡核苷酸单链的变性 | 第83页 |
·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 | 第83-84页 |
·WAVE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 第84-85页 |
·从小鼠基因组DNA扩增WAVE1基因启动子目的片段 | 第84页 |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84-85页 |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85页 |
·统计分析 | 第85页 |
2 结果 | 第85-95页 |
·热休克诱导了WAVE1表达 | 第85-86页 |
·热休克增强了RAW264.7细胞WAVE1启动子转录活性 | 第86-89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WAVE1基因启动区HSF1结合元件 | 第89-90页 |
·HSF1对热休克诱导WAVE1表达的影响 | 第90-92页 |
·HSF1对热休克诱导RAW264.7细胞WAVE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 | 第92-94页 |
·HSF1与WAVE1基因启动子HSE的体外结合 | 第94-95页 |
·抑制WAVE1表达促进热应激导致的K562细胞死亡 | 第95页 |
3 讨论 | 第95-97页 |
4 结论 | 第97-98页 |
总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7页 |
综述 | 第107-134页 |
1 WAVE1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 第107-124页 |
2 RNA干扰在功能基因组学和疾病基因治疗中应用进展 | 第124-1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