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声TOFD法的焊缝缺陷表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无损表征的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无损表征的定义及意义 | 第16-17页 |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超声无损表征的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超声TOFD法焊缝缺陷无损表征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 | 第30-33页 |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31-33页 |
第2章 前景图像的正演合成研究 | 第33-52页 |
·引言 | 第33页 |
·超声TOFD法工作原理介绍 | 第33-36页 |
·多元高斯声束模型 | 第36-42页 |
·声波在楔块中的传播 | 第37-40页 |
·声波在固—固界面处的传播 | 第40-41页 |
·声波在被检测体中的传播 | 第41页 |
·被检测体中的声场分布 | 第41-42页 |
·超声波和缺陷体的作用模型 | 第42-45页 |
·系统效率系数 | 第42-44页 |
·Kirchhoff近似 | 第44-45页 |
·典型缺陷体的模拟仿真检测结果 | 第45-51页 |
·底面开口裂纹 | 第45-47页 |
·平底孔 | 第47-49页 |
·气孔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图像背景杂波的抑制研究 | 第52-73页 |
·引言 | 第52页 |
·超声TOFD法检测信号的模型 | 第52-53页 |
·基于能量分布法的杂波抑制 | 第53-57页 |
·能量分布法杂波抑制原理 | 第53-55页 |
·能量分布法杂波抑制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基于自适应滤波技术的杂波抑制 | 第57-67页 |
·自适应杂波抑制原理 | 第58-63页 |
·RLS自适应杂波抑制性能分析 | 第63-67页 |
·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 第67-71页 |
·近表面缺陷的提取 | 第67-70页 |
·近表面缺陷检测能力的评定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检测图像的噪声抑制研究 | 第73-98页 |
·引言 | 第73页 |
·小波分析 | 第73-77页 |
·基于子波信号相关的噪声抑制算法 | 第77-80页 |
·信号相关噪声抑制原理 | 第77-79页 |
·基于子波相关的改进小波噪声抑制算法 | 第79-80页 |
·改进的WMM噪声抑制方法 | 第80-84页 |
·WMM噪声抑制原理 | 第80-81页 |
·WMM的改进方法 | 第81-84页 |
·改进的NWS噪声抑制方法 | 第84-90页 |
·母小波对噪声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85-86页 |
·阈值施加方式对噪声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86-87页 |
·阈值估计方法对噪声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87-88页 |
·基于NWS的图像噪声抑制 | 第88页 |
·有色噪声的抑制 | 第88-90页 |
·缺陷检测图像的处理 | 第90-96页 |
·人工缺陷检测图像的处理 | 第92-93页 |
·实际焊缝检测图像的处理 | 第93-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5章 检测图像中目标增强研究 | 第98-117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图像增强 | 第99-100页 |
·基于SAF 的图像增强 | 第100-106页 |
·SAF 图像增强原理 | 第101-105页 |
·基于峰值捕捉预处理的图像增强 | 第105-106页 |
·噪声背景下图像的SAF 增强 | 第106-110页 |
·Wiener 滤波 | 第107-108页 |
·基于改进Wiener 滤波预处理的图像增强 | 第108-110页 |
·缺陷检测图像的增强处理 | 第110-115页 |
·人工缺陷检测图像的处理 | 第110-113页 |
·实际焊缝检测图像的处理 | 第113-115页 |
·测量误差分析 | 第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6章 检测图像中目标提取研究 | 第117-133页 |
·引言 | 第117页 |
·图像分割 | 第117-120页 |
·图像分割方法 | 第118-119页 |
·D 扫描图像的特征 | 第119-120页 |
·基于信息熵论的图像分割 | 第120-127页 |
·二维信息熵全局阈值分割 | 第121-125页 |
·二维信息熵局部阈值分割 | 第125-127页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后处理 | 第127-129页 |
·焊缝检测图像的处理 | 第129-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结论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6-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个人简历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