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分段仿射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0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5-17页
   ·切换系统概述第17-22页
     ·切换系统的研究意义第19-21页
     ·切换系统的模型第21-22页
   ·切换系统的推广——分段仿射系统第22-26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历史第22-23页
     ·分段仿射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分段仿射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第25-26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应用第26-2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论文结构安排第27-30页
第2章 分段仿射系统建模第30-49页
   ·引言第30页
   ·分段仿射系统基本形式第30-32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建模方法第32-42页
     ·分段仿射系统建模的发展过程第32-36页
     ·分段仿射系统模型的状态演化轨迹第36-38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模型描述第38-40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平衡点与区域划分第40-42页
   ·分段仿射系统建模实例第42-47页
     ·变截面水箱模型第42-44页
     ·陆地自主车模型第44-46页
     ·隧道二极管电路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3章 分段仿射系统的控制器设计第49-74页
   ·引言第49-50页
   ·预备知识第50-52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第50页
     ·Schur 补与S 过程第50-51页
     ·矩阵求逆第51-52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52-59页
     ·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法第54-56页
     ·椭圆集约束的分段二次Lyapunov函数法第56-59页
   ·带有扇形不确定的分段仿射系统鲁棒控制第59-67页
     ·系统描述第59-60页
     ·控制器设计第60-65页
     ·仿真研究第65-67页
   ·带有参数摄动的分段仿射系统鲁棒控制第67-73页
     ·系统描述第67页
     ·控制器设计第67-71页
     ·仿真研究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分段仿射系统的预测控制算法第74-98页
   ·引言第74-75页
   ·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特征及发展历史第75-79页
     ·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第75-77页
     ·模型预测控制的特征第77-78页
     ·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历史第78-79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预测控制算法第79-88页
     ·问题描述第79-81页
     ·性能指标的上界第81页
     ·终止区域划分的椭圆集描述第81-82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预测控制算法第82-87页
     ·控制约束第87-88页
   ·分段仿射系统的预测控制算法的改进第88-90页
   ·稳定性分析第90-92页
   ·仿真研究第92-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5章 多胞不确定PWA系统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第98-111页
   ·引言第98-99页
   ·多胞不确定线性系统的MPC 算法第99-100页
   ·多胞不确定PWA 系统的预测控制第100-107页
     ·系统描述第100-102页
     ·性能指标优化问题第102-106页
     ·控制约束问题第106-107页
   ·稳定性分析第107-108页
   ·仿真研究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6章 时滞分段仿射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第111-124页
   ·引言第111-112页
   ·带有状态时滞的PWA系统预测控制第112-118页
     ·系统描述第112-113页
     ·控制算法第113-118页
   ·稳定性分析第118-120页
   ·仿真研究第120-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8-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个人简历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立哌唑、喹硫平与P-糖蛋白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地上植物、地球化学元素及电池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