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专用通信网论文--电力通信网论文

基于重构算法和码距反馈的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8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23页
   ·电力线数据通信研究的发展和现状第23-27页
     ·电网拓扑和电气结构第23页
     ·电力线载波传输第23-24页
     ·窄带和扩频及OFDM 的应用第24-26页
     ·电力线通信技术标准及大规模试验第26-27页
   ·电力线通信可靠性相关的研究第27-32页
     ·电力线信道输入阻抗和衰减第27-28页
     ·电力线信道噪声测量和分类第28-31页
     ·电力线信道模型第31-32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靠性问题及研究成果第32-36页
     ·电力线通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32-33页
     ·TS-ARQ 和编码及中继的研究第33-35页
     ·Ad Hoc 网的自动路由和初始化第35-36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2章 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重构算法第38-58页
   ·引言第38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重构的必要性第38-42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物理结构特点第38-41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动态逻辑拓扑第41-42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第42-46页
     ·OSI 模型中层的划分和功能第43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局域网特征第43-44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失效的深层原因第44-46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重构的途径第46-47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重构初始化定理第47-56页
     ·基本定义和概念第47-49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重构步骤与引理第49-53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重构算法与流程第53-56页
     ·可重构系统与带有中继网络的区别第56页
   ·重构中的同步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3章 重构初始化后的逻辑拓扑和工程算法第58-67页
   ·引言第58页
   ·逻辑重构后的网络拓扑和性能第58-62页
     ·网络结构和性能分析第58-60页
     ·归一化的期望延时第60-62页
   ·电力线通信网络可重构的工程算法第62-65页
     ·工程应用对算法的限制第62页
     ·网关的表驱动路由第62-63页
     ·工程算法举例第63-65页
   ·工程中有用的实际循环周期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码距自适应的信道编码第67-91页
   ·引言第67-68页
   ·信道编码差错控制原理第68-69页
     ·信道编码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限制第68页
     ·针对可靠性设计信道编码的基本原则第68-69页
   ·信道编码的窄带随机过程检测第69-79页
     ·码距最大化的信道编码第69页
     ·窄带接收机的基本结构第69-70页
     ·提高信噪比的重复编码和累加器解码第70-73页
     ·累加器输出的大数判决第73-77页
     ·处理器资源消耗和误码性能比较第77-79页
   ·信道编码提高通信可靠性的验证第79-84页
     ·未使用信道编码的工程实测第79-81页
     ·基于累加器信道编码的工程实测第81-84页
   ·电力线信道质量反馈第84-86页
     ·信道质量间接估计的方法第84-85页
     ·带有信道质量反馈的信道编码器第85-86页
     ·信道重复编码的时间消耗第86页
   ·信道编码和解码的同步第86-89页
     ·短时间区域同步窗第87-88页
     ·窄带编解码同步的一般公式第88-89页
   ·带有信道质量反馈的信道编码测试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单芯片TCP/IP 网关第91-102页
   ·引言第91页
   ·网关参考模型和嵌入式TCP/IP 协议栈结构第91-95页
     ·电力线网关参考模型第91-92页
     ·电力线网关结构原理第92-94页
     ·TCP/IP 协议栈的结构第94-95页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的应用层处理第95-98页
     ·CGI 接口第95-98页
     ·电力线通信接口第98页
   ·应用层的处理方法第98-101页
     ·应用层功能转换第98-99页
     ·网关流程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6章 扩频和窄带电力线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第102-122页
   ·引言第102页
   ·扩频电力线通信模块第102-108页
     ·扩频系统的抗干扰原理第102-104页
     ·扩频电力线模块的电路设计及测试第104-107页
     ·宽带噪声对扩频的限制第107-108页
   ·窄带FSK 电力线通信基础模块第108-119页
     ·功能简介第108-109页
     ·与主处理器接口第109-110页
     ·发射接收通道的同步设计第110-116页
     ·耦合变压器漏感第116-117页
     ·温度对通信的影响第117-118页
     ·数据包前导符的控制第118-119页
   ·试验工程实例第119-120页
     ·试验工程概况第119页
     ·基于电力线通信的照明远程监控网络第11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结论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136页
致谢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MS-02热控制系统结构件整体化方案设计与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生态公路建设环境损失经济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