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利益和谐理论概述 | 第13-25页 |
·利益范畴的澄清 | 第13-16页 |
·利益范畴的演变轨迹:在中国与在西方演变的历史对比 | 第13-15页 |
·利益范畴的完整理解:利益在本质上是一个关系范畴 | 第15-16页 |
·利益和谐的多维剖析 | 第16-20页 |
·利益和谐的基本内涵: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 | 第16-18页 |
·利益和谐的主要特征 | 第18-20页 |
·利益和谐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 第20-25页 |
·社会和谐的定义: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形态 | 第20-21页 |
·社会和谐要以利益和谐为基础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利益和谐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5-38页 |
·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现实观照 | 第25-33页 |
·利益主客体结构的新变化 | 第25-29页 |
·利益差别的扩大化 | 第29-31页 |
·利益矛盾的复杂化 | 第31-33页 |
·当前产生利益不和谐因素的根源分析 | 第33-38页 |
·社会劳动分工的固定化 | 第34-35页 |
·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 | 第35-36页 |
·利益观念的多元与冲突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实现利益和谐的基本思路 | 第38-49页 |
·明确利益和谐的依据 | 第38-40页 |
·理论依据 | 第38-39页 |
·现实依据 | 第39-40页 |
·遵循利益和谐的基本原则 | 第40-42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0页 |
·适度原则 | 第40-41页 |
·统筹兼顾原则 | 第41页 |
·求同存异原则 | 第41-42页 |
·选择合理的利益和谐路径 | 第42-49页 |
·实现利益和谐的基础:经济路径 | 第42-44页 |
·实现利益和谐的保障:制度路径 | 第44-46页 |
·实现利益和谐的重点:观念路径 | 第46-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