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房地产管理论文

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1章 导论第16-60页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第16-21页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21-25页
     ·理论价值第22-24页
     ·现实意义第24-25页
   ·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评述第25-42页
     ·业主维权起因与行动内容研究第25-29页
     ·业主维权实践与抗争策略研究第29-34页
     ·业主维权的理论取向与实践意义研究第34-38页
     ·已有研究的局限及本研究的突破之处第38-42页
   ·业主维权研究的邻里生活转向与方法论自觉第42-56页
     ·从日常生活场景出发:街区邻里政治的实践域第42-46页
   ·2 “行动者”归来:从纵向控制到水平互动的视角切换第46-49页
     ·街区邻里政治视野中的业主维权行动第49-53页
   ·4 从他者表述到自我描写:邻里政治研究者的入场与立场38第53-56页
   ·表述框架与结构第56-60页
第2章 进入名苑:社会的边界与行动者的生产第60-82页
   ·“意义空间”:个案概况与进入个案第60-66页
     ·作为居住空间的名苑:个案的物理意义第60-63页
     ·作为研究对象的名苑:个案的学理意义第63-66页
   ·“小区业主”:国家赋予的身份及其权利边界第66-73页
     ·业主身份的获得与居住意义的生产第66-69页
     ·邻里空间的行动者及其关系边界第69-73页
   ·“城堡社区”:国家推动的空间生产及意义转化第73-82页
     ·“社区城堡化”和“城市马赛克现象”第73-77页
     ·私人居住空间的公共转化第77-82页
第3章 问题化成邻里与业主物权维护(2000-2004)第82-114页
   ·问题呈现与“家园”营造第82-90页
     ·“美丽的谎言”第82-87页
     ·问题化邻里与“家园”营造第87-90页
   ·“保卫家园”与业主集体维权行动第90-101页
     ·集体行动的前奏第91-95页
     ·持续数月的集体维权第95-101页
   ·业主集体维权的策略与边界第101-110页
     ·借势、造势、用势第102-105页
     ·守界、试界、越界第105-110页
   ·小结与讨论第110-114页
第4章 金权分化邻里与业主治权争夺(2005-2008)第114-162页
   ·金权主导的业委会成立过程第114-125页
     ·“根据房地产公司的申请”第115-118页
     ·“官方”版的“业委会诞生记”第118-122页
     ·“维权”版的“业伪会诞生记”第122-125页
   ·物业公司、业委会演双簧?第125-135页
     ·亿达物业向名苑发出“最后通牒”第125-128页
     ·表决单变身民意调查表第128-132页
     ·物业公司的“不满”与“惩罚”第132-135页
   ·新的物业服务合同是如何签订的?第135-149页
     ·签合同:“偷偷摸摸娶媳妇”第135-139页
     ·一份合同、两副面孔第139-143页
     ·邻里反维权场域的营造第143-149页
   ·小结与讨论第149-162页
第5章 诉讼维权与法外对抗空间的营造(2009-2011)第162-206页
   ·诉讼维权与法律边界的模糊第162-178页
     ·吉林省“业主诉讼业委会”第一案第162-169页
     ·没有终点的诉讼游戏第169-174页
     ·业主“弹劾”业委会第174-178页
   ·诉讼维权揭开的“邻里灰色地带”第178-188页
     ·为上诉业委会私刻业主大会公章第179-181页
     ·公建物业产权拱手送人第181-185页
     ·物业、业委会:一根绳上俩蚂蚱第185-188页
   ·维权与反维权力量的法外斗法第188-200页
     ·维权业主的法外加码策略第188-191页
     ·反维权力量的法外解码策略第191-197页
     ·维权业主的胜利?第197-200页
   ·小结与讨论第200-206页
第6章 争辩选举规则与邻里派系的逆转(2011-)第206-234页
   ·筹备选举与邻里派系关系重组第206-211页
     ·工作组“亲近”维权业主第206-209页
     ·“亲物业派”成了“反物业派”第209-211页
   ·争辩选举规则与“街道把关”第211-222页
     ·争辩选举规则:自主逻辑与管制逻辑的碰撞第212-217页
     ·“选举乱象”与“街道把关”第217-222页
   ·邻里派系冲突压力下的规则合理化第222-228页
     ·选举会场内外的较量第223-225页
     ·派系冲突与规则合理化第225-228页
   ·小结与讨论第228-234页
第7章 对抗边界的生产与“作为框架的国家”第234-276页
   ·维权/反维权的对抗策略与逻辑第234-249页
     ·业主维权行动的资源限制与守法逻辑第235-242页
     ·反维权力量的反制逻辑和分类治理术第242-249页
   ·国家塑造的对抗边界及其再生产第249-263页
     ·从“策略”到“边界”的视角切换第249-253页
     ·国家营造的对抗边界:机会空间和行动界限第253-263页
   ·业主维权对抗中的国家与社会第263-276页
     ·从“依法抗争”到“作为框架的国家”第264-270页
     ·从“发现社会”到“找回国家”第270-276页
第8章 迈向从多元到有序的基层再整合过程第276-290页
   ·单位社会的终结与基层再整合的难题第276-279页
   ·社区居委会的“有心无力”与“力不从心”第279-282页
   ·新公共空间的拓展与“去社区化”第282-285页
   ·迈向从“多元”到“有序”的基层整合过程第285-290页
第9章 结语第290-296页
参考文献第296-314页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314-315页

论文共3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研究
下一篇:重力梯度法的改进及其确定地下构造体参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