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5-29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9页 |
·我国矿产品尤其是“日常必须”矿产品保障程度低,进口依赖程度高 | 第15-16页 |
·未来20 年我国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以矿业资源为基础 | 第16-17页 |
·我国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将“走出去”指明了方向 | 第17-18页 |
·矿业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 第18-19页 |
·国际大型矿业企业的全球融资与并购已成为矿业发展方向 | 第19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9-24页 |
·国外“走出去”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基本论点与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论文结构与成果 | 第26-29页 |
·论文结构 | 第26-27页 |
·研究成果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国外矿业项目投资决策前进行尽职调查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29-55页 |
·企业背景 | 第30-32页 |
·企业概述 | 第30-31页 |
·企业章程与会议记录 | 第31-32页 |
·企业发展 | 第32-41页 |
·企业名称及名称变更 | 第32-33页 |
·引入战略合作者 | 第33页 |
·融资历史 | 第33-36页 |
·企业结构 | 第36-39页 |
·管理层及股东的变化 | 第39-41页 |
·企业财务与债权债务 | 第41-43页 |
·诉讼争议 | 第43页 |
·项目矿产矿权 | 第43-45页 |
·供应及销售分销 | 第45-46页 |
·原住民权利和文化遗产 | 第46页 |
·目标国政治、法律及投资环境等相关风险 | 第46-49页 |
·政治因素 | 第46-49页 |
·环保法规 | 第49-52页 |
·知识产权,雇佣关系,合同协议,保险,信息技术及数据库 | 第52-53页 |
·技术 | 第53-55页 |
·资源的可靠性 | 第53-54页 |
·潜在的资源增长 | 第54-55页 |
第三章 矿业项目估值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 第55-109页 |
·国外矿业项目与中国矿业项目不同阶段的对比 | 第61-69页 |
·勘探阶段 | 第61-64页 |
·审批阶段 | 第64页 |
·融资阶段 | 第64-67页 |
·融资总结 | 第67-69页 |
·投资人的投资取向 | 第69-70页 |
·不同投资人的投资取向、风险偏好和投资组合不同 | 第69-70页 |
·风险投资 | 第70页 |
·资源量和储量 | 第70-73页 |
·国外资源量和储量 | 第70-71页 |
·我国资源量和储量 | 第71-73页 |
·一个初级矿业企业的发展实例 | 第73-78页 |
·股权融资 | 第74-75页 |
·项目收购与出售 | 第75页 |
·上市 | 第75页 |
·总结 | 第75-78页 |
·估值(国外叫法,我国称为评估) | 第78-102页 |
·定义 | 第78页 |
·估值的目的 | 第78-80页 |
·估值的方法 | 第80-90页 |
·估值评述 | 第90-92页 |
·DCF 法 | 第92-102页 |
·风险与潜力 | 第102-103页 |
·投资决策 | 第103-105页 |
·估值总结 | 第105-109页 |
第四章 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国外发展的民间服务型组织 | 第109-132页 |
·我国矿企“走出去”的内部模式—“金字塔”模式 | 第112-114页 |
·我国矿企“走出去”外部支撑模式 | 第114-132页 |
第五章 矿业项目价值评估及敏感性分析 | 第132-141页 |
·DCF 原理 | 第132页 |
·DCF 公式 | 第132页 |
·DCF 法进行矿业项目评估的意义和领域 | 第132-133页 |
·G X 雷文斯索普锂辉石项目价值评估 | 第133-137页 |
·基本情况 | 第133-134页 |
·模型 | 第134-137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137-139页 |
·净现值的敏感性分析 | 第137-139页 |
·内部收益率的敏感性分析 | 第139页 |
·总结 | 第139-1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41-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4页 |
附录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