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正文 | 第8-36页 |
| 一、定义 | 第8页 |
| 二、从理论角度分析对象、画面和作画者的关系 | 第8-25页 |
| (一) 意念化的对象 | 第9-11页 |
| (二) 幻觉化的对象 | 第11-12页 |
| (三) 情感化的对象 | 第12-15页 |
| (四) 观念化的对象 | 第15-16页 |
| (五) 意念想象的对象 | 第16-17页 |
| (六) 现实中实存的对象 | 第17-18页 |
| (七) 对象化的对象 | 第18-20页 |
| (八) 论述对象、画面和作画者三者的关系 | 第20-25页 |
| 1.作画者与对象的关系 | 第20-22页 |
| 2.作画者与画面的关系 | 第22页 |
| 3.对象与画面的关系 | 第22-25页 |
| 三、从自身绘画实践角度分析对象、画面和作画者的关系 | 第25-36页 |
| (一) 写生 | 第25-28页 |
| (二) 创作 | 第28-36页 |
| 结论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