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对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集成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综述第13-18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14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5页
   ·论文的创新和贡献第15-16页
 参考文献第16-18页
第二章 对等网技术研究综述第18-54页
   ·P2P网络第18-21页
     ·什么是P2P第18-19页
     ·P2P模式特点第19-21页
   ·P2P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第21-27页
     ·P2P技术的应用现状第21-25页
     ·P2P内容发布类应用的关键技术第25-27页
   ·P2P体系架构及组织方式分析第27-35页
     ·覆盖网及P2P体系架构第27-31页
     ·P2P覆盖网的组织方式第31页
     ·非结构化覆盖网组织方式第31-34页
     ·结构化组织方式第34-35页
   ·基于P2P网络的检索技术第35-42页
     ·P2P网络发现模型第35-36页
     ·P2P索引与分布式检索机制第36-37页
     ·P2P网络资源发现效率分析第37-40页
     ·P2P网络检索典型案例第40-42页
   ·P2P网络的安全第42-49页
     ·P2P面对的安全问题第42-43页
     ·基于PKI的P2P节点身份确认第43-46页
     ·基于PKI的P2P信息共享安全解决方案第46-47页
     ·P2P应用系统的信誉体系分析第47-49页
   ·小结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第三章 信息集成技术综述第54-82页
   ·信息集成概述第54-57页
     ·信息集成第54页
     ·集成信息源的异构第54-56页
     ·信息集成难点问题第56-57页
   ·信息集成技术现状分析第57-61页
     ·传统的信息集成技术第57-59页
     ·Web信息集成系统第59-61页
   ·信息集成关键技术第61-69页
     ·集成系统架构第61-62页
     ·基于P2P架构的信息检索共享系统第62-63页
     ·信息的表达——信息模型第63页
     ·信息集成实现相关技术第63-69页
   ·典型信息模型第69-74页
     ·关系模型第69-70页
     ·对象模型ODMG第70-71页
     ·XML DTD与XML Schema第71-72页
     ·RDF与RDF Schema第72-74页
   ·本体与信息集成第74-76页
     ·本体定义与本体分类第74-75页
     ·本体与信息集成第75-76页
   ·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第四章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系统体系结构第82-95页
   ·基于P2P的信息共享系统ICover第82-83页
   ·ICover系统模型第83-85页
     ·ICover的P2P网络环境第83-84页
     ·ICover层次模型第84-85页
   ·ICover体系结构第85-91页
     ·覆盖网结构——局部分散式P2P第85-87页
     ·网络层结构第87-89页
     ·网络层接口协议NCP第89-91页
   ·ICover覆盖节点层及网络层工作过程第91-93页
     ·新节点加入第91-92页
     ·查询定位第92-93页
   ·小结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5页
第五章 基于RDF的多模型驱动的信息模型第95-110页
   ·信息模型与元数据模型第95-99页
     ·信息模型第95-96页
     ·元数据模型与RDF第96-99页
   ·基于RDF的多模型驱动的信息模型第99-102页
   ·信息通信模型及五层接口协议参考模型第102-107页
     ·ICover信息通信模型第102-104页
     ·五级接口协议参考模型第104-107页
   ·分层接口协议间的映射关系第107-108页
   ·小结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0页
第六章 信息检索及匹配关键技术研究第110-120页
   ·信息集成、检索及映射第110-111页
   ·基于应用域本体的多模式信息模型第111-114页
     ·ICover的三级信息粒度第111-112页
     ·ICover的应用域本体iOntol第112-114页
   ·基于应用域本体的检索及匹配第114-118页
     ·基于本体相似度及模糊逻辑的推理原则第114-115页
     ·标题(关键词)匹配方法及相似度定义第115-116页
     ·概念匹配方法及相似度定义第116-117页
     ·相似关系推理规则第117-118页
   ·基于本体检索机制第118页
   ·小结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0页
第七章 基于P2P信息检索的分布式算法及方案研究第120-134页
   ·搜索功能与搜索机制第120-123页
     ·搜索功能第120-121页
     ·搜索机制第121页
     ·P2P网络中搜索机制的选择第121-123页
   ·基于主题的全局/本地双重分布式搜索策略第123-129页
     ·基于URI或IRI的信息命名机制第123-126页
     ·基于主题的全局/本地双重分布式路由方法第126-127页
     ·基于信息性价比(Q~2/C)的分布式搜索策略第127-129页
   ·分布式搜索机制第129-132页
   ·小结第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4页
第八章 P2P信息共享的安全、信任及等价交换问题研究第134-154页
   ·信任与信任模型第134-137页
     ·信任与信任模型第134-135页
     ·身份信任第135-137页
   ·P2P网络环境下信息共享的信任第137-138页
   ·基于应用域的信任模型第138-144页
     ·共享信息的等价交换第138-139页
     ·信誉评价体系第139-140页
     ·基于应用域的信任模型第140-144页
   ·基于信任度的异步信息等价交换模型第144-150页
     ·异步信息等价交换模型Dlexcher第144-145页
     ·基于信任度的信息交换等级评价算法第145-148页
     ·分布式信息交换等级管理机制第148-150页
   ·基于信任度的安全等价异步信息交换过程第150-152页
   ·小结第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4页
结束语第154-15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研究
下一篇:纳米银/P(AMPS-MMA)复合材料的超声合成、表征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