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中医药立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引言第12-126页
 第一章 我国的中医药法制现状及不足第20-38页
  第一节 中医药法制范畴分析第20-27页
   一、中医药法制概述第20-21页
   二、中医药法制与相关概念辨析第21-27页
  第二节 我国中医药法制的现状第27-32页
   一、中医药法制的构造第27-30页
   二、中医药法制构造所存在缺陷第30-32页
  第三节 我国中医药法制形式层面的不足第32-35页
   一、中医药专门法律缺失第32-33页
   二、中医药法制科学性、规范性较低第33-34页
   三、重制定、轻实施和修订第34-35页
  第四节 我国中医药法制的内容层面不足第35-38页
   一、中医药法制建设过于强调与医药法制相衔接和统一,对自身规律和特殊性考虑不够第35-36页
   二、中医药管理体制缺陷:归口管理、协调不够第36-37页
   三、中医药法制规范性缺陷第37-38页
 第二章 我国中医药立法的历史维度考察第38-51页
  第一节 我国古代中医药立法回顾第38-44页
   一、秦汉魏晋时期第38-40页
   二、隋唐时期第40-41页
   三、宋、元时期第41-42页
   四、明清时期第42-43页
   五、我国古代中医药法制的总体特点与趋势第43-44页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中医药立法第44-47页
   一、概述第44页
   二、关于中医药存废的论争第44-45页
   三、论争结局:《中医条例》的出台第45-46页
   四、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中医药法制第46-47页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医药立法发展第47-51页
   一、初创阶段:1 94 9 年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第47-48页
   二、重新起步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至1 98 6 年第48-49页
   三、大力推进、快速发展阶段:1 9 86 年至今第49-51页
 第三章 我国中医药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51-61页
  第一节 必要性分析第51-56页
   一、中医药专门法律之缺失构成中医药法制发展之主要瓶颈第51-52页
   二、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中医药法律层面专门法第52-54页
   三、域外经验:许多国家已进行中医药(传统医药)专门立法并效果良好第54-56页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第56-57页
   一、我国政府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已明确中医药立法为重要任务第56-57页
   二、我国中央、地方层面均已出台大量法规、规章,积累起丰富素材和经验第57页
  第三节 中医药专门法律的地位与功能第57-61页
   一、促进中医药政策方针法制化,部分实现中医药法制法典化第58页
   二、统一和统领中医药法制第58-59页
   三、提升中医药法制的科学性第59页
   四、增强中医药法制的执行力第59页
   五、合理认识立法的功能及其边界第59-61页
 第四章 中医药立法的路径与选择第61-82页
  第一节 前提性问题第61-63页
   一、与相关法制的关系和衔接第61-62页
   二、借鉴古今中外经验教训,面向未来和发展的适当超前立法第62-63页
   三、政府的地位、角色与功能第63页
  第二节 现有主要内容和基本制度第63-68页
   一、现行法律法规内容、制度梳理第63-64页
   二、主管机构与管理体制视角第64-65页
   三、百年来我国中医药主管体制的历史回顾第65-66页
   四、域外主要国家、地区中医药主管体制及法律概览第66-68页
  第三节 选择考量因素第68-82页
   一、立法学上的技术、规律考量第68-69页
   二、中医药自身规律、特色第69-72页
   三、地方立法已有成果和创新的梳理第72-82页
 第五章 中医药立法的基本原则第82-90页
  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第82-86页
   一、基本原则的定位第83页
   二、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的分野第83-84页
   三、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客观规律之需求第84-86页
   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任务目标和中医药法律原则的区分第86页
  第二节 基本原则的具体构建与论证第86-90页
   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原则第86-87页
   二、社会本位原则第87页
   三、保护、扶持与促进原则第87-90页
 第六章 中医药立法的基本制度第90-126页
  第一节 中医药法制权利化:中医药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保护第90-102页
   一、专利保护机制第91-94页
   二、商业秘密保护机制第94-95页
   三、中医药商标与地理标志保护第95-97页
   四、中医药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的行政保护第97-102页
  第二节 中医药法制规范化与现代化:中医药行政许可模式第102-107页
   一、我国当下中医药许可模式之不足第102-103页
   二、建构分级分类的中医药行政许可制度第103-105页
   三、完善中医药行政许可程序、监督检查和处罚、退出制度第105-107页
  第三节 纳入法制轨道:扶持促进政策措施法制化第107-120页
   一、中医药资源与文化保护制度第108-111页
   二、中医药保护方式、途径第111-114页
   三、中医药产业支持促进制度第114-118页
   四、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的保障与扶持补贴制度第118-120页
  第四节 中医药法制落实:实施保障体系的法制化建设第120-126页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避免立法“无用”?第120-121页
   二、管理体制与主管机关法制建设第121-124页
   三、专门立法与配套法制体系的建设第124-125页
   四、财政保障与资金支持机制第125页
   五、严格保障的行政执法体系第125-126页
结论第126-129页
 一、立法在中医药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第126页
 二、与一般的卫生医药法制相对分离和独立的中医药法制第126页
 三、中医药法制完善的路径第126-127页
 四、专门法律立法:中医药法制之出路第127页
 五、中医药立法的基本原则第127页
 六、中医药立法的基本制度构建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3页
 一、著作类第129-131页
 二、论文类第131页
 三、法律法规文件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个人简历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电企业绩效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电力市场环境下大用户直购电管理模式及实施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