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1 自我妨碍 | 第11-18页 |
·定义 | 第11页 |
·自我妨碍的分类 | 第11-12页 |
·自我妨碍的动机 | 第12-13页 |
·自我妨碍的后果 | 第13页 |
·自我妨碍的测量 | 第13-14页 |
·自我妨碍的情境因素 | 第14-15页 |
·自我妨碍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2 自我差异 | 第18-21页 |
·定义 | 第18页 |
·有关自我成分不一致的理论 | 第18-20页 |
·自我差异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3 人格特质 | 第21-25页 |
·定义 | 第21-22页 |
·西方人格特质理论 | 第22-23页 |
·中国人的人格维度 | 第23-24页 |
·中西方人格差异 | 第24-25页 |
4 自我妨碍与自我差异、人格特质的关系 | 第25-29页 |
·自我妨碍与自我差异 | 第25-26页 |
·自我妨碍与人格特质 | 第26-29页 |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29-33页 |
1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 第30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3 研究意义 | 第30-33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33-49页 |
研究一 自我概念问卷的修订 | 第33-3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研究二 大学生自我差异、人格特质与自我妨碍关系研究 | 第37-49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3 研究结果 | 第40-49页 |
第四部分 讨论分析 | 第49-57页 |
1 讨论 | 第49-55页 |
·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的修订 | 第49页 |
·大学生自我妨碍的特点的讨论 | 第49-52页 |
·大学生两类自我差异与自我妨碍关系的讨论 | 第52-53页 |
·大学生人格特质各维度与自我妨碍关系讨论 | 第53-55页 |
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5-57页 |
第五部分 总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