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序论 | 第6-11页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6-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1页 |
第二章 破旧立新:调整中的复旦新闻教育(1949-1952年) | 第11-29页 |
一、解放前的复旦新闻教育 | 第11-17页 |
二、新中国对高等新闻教育的全面调整 | 第17-19页 |
三、新中国新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尝试 | 第19-23页 |
四、新中国新闻学理论的构建尝试 | 第23-29页 |
第三章 学习苏联:向苏联靠拢的复旦新闻教育(1952-1954年) | 第29-38页 |
一、全国掀起的学习苏联风潮 | 第29-31页 |
二、以苏联为榜样改革教学内容 | 第31-38页 |
第四章 探索创新:复旦新闻教育改革的酝酿、兴起与流产(1954-1957年) | 第38-52页 |
一、复旦新闻教育改革的酝酿、兴起 | 第39-45页 |
二、复旦新闻教育改革和王中的《新闻学原理大纲》 | 第45-47页 |
三、复旦新闻教育改革的流产 | 第47-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100页 |
附录1 一九三零年谢六逸时期课程设置 | 第57页 |
附录2 一九四五年陈望道时期课程设置(必修) | 第57页 |
附录3 一九四九年十月国立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概概况 | 第57-59页 |
附录4 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二年教学计划(一) | 第59页 |
附录5 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二年教学计划(二) | 第59-60页 |
附录6 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二年教学计划(三) | 第60-61页 |
附录7 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二年教学计划(四) | 第61-63页 |
附录8 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二年教学计划(五) | 第63-66页 |
附录9 一九五二年新闻系春季选课情况 | 第66-67页 |
附录10 一九五二年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草案) | 第67-70页 |
附录11 通讯工作讲授提纲 | 第70-72页 |
附录12 新闻摄影与画刊编辑提纲 | 第72-75页 |
附录13 一九五三年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 | 第75-85页 |
附录14 一九五三年二年级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 | 第85-88页 |
附录15 一九五二年各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 第88-91页 |
附录16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1955-1956) | 第91-93页 |
附录17 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 | 第93-96页 |
附录18 一九五六年《中国新闻史资料》出版计划 | 第96-97页 |
附录19 丁树奇访谈概要 | 第97-98页 |
附录20 一九五八年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目录) | 第98-99页 |
附录21 复旦大学新闻系历年招生人数统计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