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我国登记公信力制度的探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不动产登记公信力概述 | 第8-17页 |
第一节 登记公信力的概念 | 第8-10页 |
一、对"登记公信力"中"登记"的理解 | 第8-10页 |
二、登记公信力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第二节 登记簿公信力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0-12页 |
一、登记公信力与公信原则 | 第10-11页 |
二、登记公信力和登记推定力 | 第11-12页 |
三、登记公信力与不动产善意取得 | 第12页 |
第三节 登记公信力的法律价值 | 第12-15页 |
一、登记公信力的安全价值 | 第12-13页 |
二、登记公信力的效率价值 | 第13-15页 |
第四节 登记公信力的适用条件 | 第15-17页 |
一、登记薄上存在登记错误 | 第15页 |
二、第三人通过有效交易行为取得不动产物权 | 第15-16页 |
三、第三人须为善意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登记公信力及其依赖制度在比较法上的考量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域外对登记公信力的规定 | 第17-18页 |
一、立法规定的登记公信力 | 第17-18页 |
二、类推适用的登记公信力 | 第18页 |
第二节 域外的登记簿制度 | 第18-21页 |
一、登记簿的编制方式 | 第19-20页 |
二、登记簿记载的内容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域外的不动产登记审查 | 第21-26页 |
第三章 对构建我国的登记公信力制度的探讨 | 第26-33页 |
第一节 登记公信力的法律条款 | 第26-28页 |
一、《物权法》对登记公信力条款之取舍 | 第26-27页 |
二、对我国登记公信力法律条款的展望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登记簿的设置 | 第28-31页 |
一、不动产登记簿的编成 | 第28-29页 |
二、不动产登记簿的内容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登记审查模式 | 第31-33页 |
一、我国现行的登记审查模式 | 第31-32页 |
二、对我国未来的登记审查模式的设想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