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 第7-15页 |
(一) 论文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7-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9-11页 |
(三) 社区共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四)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 自然保护区传统管理模式分析 | 第15-21页 |
(一)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 传统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反思 | 第16-18页 |
(三)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二. 社区共管——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新取向 | 第21-27页 |
(一) 社区共管的基本涵义 | 第21-22页 |
(二) 社区共管——一个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第22-23页 |
(三)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 | 第23-27页 |
三. 社区共管的利益相关主体及职能界定 | 第27-34页 |
(一) 社区村民主体性的凸显 | 第28-30页 |
(二) 政府的职能及其定位 | 第30-33页 |
(三) 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中专家角色地位及其转换 | 第33-34页 |
四. 社区共管实施中利益相关主体面临的困境 | 第34-39页 |
(一) 社区及村民参与面临的挑战 | 第34-36页 |
(二) 政府部门参与的不足 | 第36-38页 |
(三) 社会组织群体参与的制约因素 | 第38-39页 |
五. 社区共管中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的形成及实现途径 | 第39-45页 |
(一) 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的形成 | 第39-40页 |
(二)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的形成与表现形式 | 第40-43页 |
(三) 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的实现途径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