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论文

社区共管模式及其行为主体角色研究--以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导论第7-15页
 (一) 论文研究背景与目的第7-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第9-11页
 (三) 社区共管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1-14页
 (四)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一. 自然保护区传统管理模式分析第15-21页
 (一)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第15-16页
 (二) 传统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反思第16-18页
 (三)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第18-21页
二. 社区共管——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新取向第21-27页
 (一) 社区共管的基本涵义第21-22页
 (二) 社区共管——一个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第22-23页
 (三)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第23-27页
三. 社区共管的利益相关主体及职能界定第27-34页
 (一) 社区村民主体性的凸显第28-30页
 (二) 政府的职能及其定位第30-33页
 (三) 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中专家角色地位及其转换第33-34页
四. 社区共管实施中利益相关主体面临的困境第34-39页
 (一) 社区及村民参与面临的挑战第34-36页
 (二) 政府部门参与的不足第36-38页
 (三) 社会组织群体参与的制约因素第38-39页
五. 社区共管中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的形成及实现途径第39-45页
 (一) 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的形成第39-40页
 (二)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的形成与表现形式第40-43页
 (三) 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的实现途径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注释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49-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百合不同外植体培养及其优化研究
下一篇:纳米无机/有机硅杂化UV涂料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