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法针灸治疗脾虚型肥胖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22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 第10-13页 |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0-12页 |
2. 并发症及预后 | 第12页 |
3. 肥胖病的西医治疗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肥胖症的中医研究 | 第13-19页 |
1. 对肥胖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4页 |
2. 病理变化 | 第14页 |
3. 转归预后 | 第14页 |
4. 肥胖症的中医证型 | 第14页 |
5. 肥胖症的针灸治疗研究 | 第14-17页 |
6. 针灸减肥机理研究 | 第17-18页 |
7. 脾虚的研究现状—脾虚与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 | 第18-19页 |
8. 脾虚证诊断与计分 | 第19页 |
第三节 疏肝健脾法针灸治疗脾虚型肥胖的立题依据 | 第19-22页 |
1. 脾虚和肥胖的关系 | 第19-20页 |
2. 肝在脾胃和肥胖中的作用与关系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2-35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2-25页 |
2. 研究方面 | 第25-27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1. 治疗前后两组体重变化比较 | 第27页 |
2. 治疗前后两组体重指数变化比较 | 第27页 |
3. 治疗前后两组腰臀围比变化比较 | 第27-28页 |
4. 两组治疗前后脾虚指标的比较 | 第28页 |
5. 两组治疗前后脾虚积分比较 | 第28页 |
6. 治疗后两组疗效的比较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讨论与分析 | 第29-33页 |
1. 脾胃是肥胖病发病的基础 | 第29页 |
2. 肝和脾胃的关系在肥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第29-30页 |
3. 脾与唾液淀粉酶活性 | 第30-31页 |
4. 本课题选穴依据 | 第31页 |
5. 针灸减肥相关事项及笔者临床体会 | 第31-33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